试点工作
试点工作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行业动态 >> 试点工作
富平县:驻村规划师 让乡村建设形神兼备
2019-04-29  点击:[]

  乡村建设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富平县在全省率先推行驻村规划师制度,精准指导村庄规划建设工作,走出一条先期介入、科学规划、实时跟进的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值得思考借鉴。

一、破难点创新引进

富平县下辖14个镇、2个街办,268个行政村,总面积1242平方公里,总人口82万人,其中农村人口69万。针对镇村建设源头管理缺失、“千村一面”等状况,以及当地村庄环境复杂多变、镇村一级缺乏规划专业人才等造成的乡村建设规划落地难问题,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机制,创新引进驻村规划师。

富平县将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切入点,按照“规划引领、基础先行、全域整治、建管并重”的思路,遵循“集中发展村庄核心区,优先打造启动区,不保留区域不再投资”的建设原则,合理划分村庄类型,将全县268个行政村分为四类村庄,即城镇开发边界内行政村53个,一般区域内具备一定基础设施条件的行政村198个,25度坡以上行政村17个,旅游村庄6个,分类编制村庄规划。经过几年来的工作实践探索,当地广大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原先的淤泥塘变成景观池,垃圾场变为生态厕所,绿化景观随处可见,农户门前栽植的花草树木吐露芬芳,村路两侧的景观树迎风招展。截止2017年底全县共完成171个村庄的规划编制,计划于2020年实现全县村庄规划全覆盖。

选聘驻村规划师。富平县借助于西安教育资源丰富和专业设计机构众多的优势,由县规划局向陕西省规划院、中联西北设计院、陕建集团等单位发出邀请函,经规划编制单位评选后由规划局进行核选,先后聘请50多位对村庄建设有一定情怀、具备一定专业素养和乡村建设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担任驻村规划师,并与其所在单位签订合同,明确工作内容、时限和报酬,确保每一名规划师全程指导乡村建设,从技术层面保证乡村规划落地落实。

创新管理制度。为改变镇村建设管理经验欠缺,提升村庄规划建设成效,县规划局与美丽乡村建设办公室工作人员采取分区包联方式,与每位规划师进行一对一衔接;每位驻村规划师负责3-4个村庄,每周现场指导不少于1次,平时可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进行指导,并填写周工作记录单和工作台账;建立微信工作群,邀请行业相关专家入群指导;定期召开驻村规划师座谈会,邀请镇村代表参会,探讨交流,分享经验,整改提高。县上制订了《富平县驻村规划师管理细则》,明确驻村规划师工作任务和流程,加强和规范驻村规划师工作管理。

树立规划师权威。县委县政府出台文件,要求全县所有乡村建设必须严格按照规划内容和规划师的指导意见进行建设;推行规划师签字背书制度,赋予规划师不签字则工程不予验收的权力;规划师每周进驻现场检查施工落实情况,对不按规划实施的工程,规划师有权利要求施工单位立刻停工整改,并采取坚决不予拨付资金等措施,确保既定规划执行到位。

健全组织机构。成立县驻村规划师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村镇规划和驻村规划师日常管理。建立健全镇村管理长效机制,在全县14镇2个街道办成立村镇规划管理办公室,由一名专职主管规划的副镇长和3名工作人员组成,安排独立的办公场所集中办公;村镇规划管理办公室负责辖区内的村镇规划编制、建设项目规划初审等规划管理工作,县规划局定期就各镇村发展定位、建设内容、项目报建及资料管理等内容进行技术指导,提升管理水平。

二、重实际驻村指导

富平县结合当地农村现状,推行驻村规划师制度,乡村规划建设水平大幅提升,优化了村庄功能布局,村容村貌建设更富特色,纸上蓝图变成了美丽乡愁新画卷,农民生活环境大为改善。

深入村落调研,强化规划意识。驻村规划师深入村庄实地,认真调研,和镇村干部及村民进行座谈交流,了解村庄情况及村民意愿,依据《富平县乡村建设规划导则》,结合村庄实际现状,制订村庄建设实施建议书,明确村庄建设次序和建设重点。同时,普及规划法律法规、传播乡村规划技术与知识,结合村庄现状为镇村干部及群众解读规划,介绍实施效果,引导他们学习规划、尊重规划、落实规划,提升村民规划意识,激发村民家园共建的积极性。

明晰功能定位,完善规划建设。驻村规划师对不同村庄人口分布、地理位置、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现状布局及空废宅院用地等要素深入分析,科学划定各个村庄发展核心区、启动区、控制区、不保留区域及建设用地规划控制线。在村庄规划法定的基础上,注重问题导向,听取群众诉求,增加各类确定性的建设方案,增强规划实施性、操作性章节,并制成图纸尺寸标注准确、方案效果直观的村庄公共设施、基础设施及空间节点等建设事项的施工设计方案,精准指导村庄规划建设。在城关镇新庄村,规划建设在不断完善提升,我们看到新建好并开始运行的村污水处理设备,实现了村内污水有效处理。村党支部书记官军良高兴地说,规划师来后广泛征询民意,结合村情实际,将过去的垃圾堆、闲置空地改造成公共活动区域,先后建成大小活动广场6个,每到农闲,自乐班在广场搭台唱戏、村民跳起广场舞,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也在美好的生活环境中丰富起来。

挖掘地域文化,留住乡愁乡韵。地域文化是彰显乡村特色的核心,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灵魂。驻村规划师结合各村实际情况,深入挖掘当地历史文化、民俗特色,与村民、施工队现场沟通,将文化注入规划设计,利用本土材料,通过一棵古树的保护、一座老宅的修葺、一处闲置用地的整理、一片树林的利用……,营造干净整洁、舒适宜居、各具特色的公共空间场所,重塑乡愁乡韵,留住村民记忆。在东华街道办锦川村,我们看到有几座老宅经过简单修葺,依然完好的矗立在村庄中,数棵高大粗壮枝繁叶茂的皂角树,留下了村庄记忆。“树绕村庄,涝池水满,乡愁乡韵,宜人宜居……”在规划师的专业指导下,当地各村老树悉数保留,许多人家门前修建菜园花坛,辅助栽植槐树柿树核桃等乡土树种,使村庄更具田园气息,农村风貌,乡村不再是那个“回不去的故乡”。

现场指导协调,确保规划实施。村庄建设环境复杂,再完善的图纸也难保证规划完全落地实施。驻村规划师每到一地,既当村庄规划实施的指导员,又当基层矛盾的协调员,他们结合实地情况,就设计方案与村民、施工队、行政管理部门逐一沟通、协调,及时解决规划建设中出现的矛盾问题,保证规划的落地实施。梅家坪镇五一村村委会的建设过程中,就是否新建广场发生了争论,村上认为建广场缺少资金,想对地块进行拍卖,镇上认为,村委会周边需要建设村民活动广场,双方各执己见。驻村规划师主动与双方沟通,最终将村委会和活动广场有机结合建成,建好后村民都喜欢到广场健身娱乐,对此赞不绝口。驻村规划师除了做好份内工作外,还积极为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释疑解惑,帮助他们免费设计建房图纸、提供产业发展思路,也赢得了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三、趟路子值得思考

富平县推行驻村规划师制度,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助力乡村振兴的探索实践,做到了规划超前引领、技术全程指导、建设有效落实,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启示一:一定要坚持规划引领。美丽乡村建设,离不开科学合理的规划引领。驻村规划师,知法懂规,既能做到“形”的把控,又能实时指导形的建设,是农村规划建设落地落实的有力执行者和监督者。美丽乡村建设中,要注重规划引领,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采用适合本地实际的工作路径和技术方法,编修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统筹考虑空间布局、产业发展、人口承载、资源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因素,广泛征询各方意见,适当超前谋划,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确保规划的前瞻性、规范性。进一步完善政府组织领导、村委会发挥主体作用、技术单位人员指导的村庄规划编制机制,因势利导,体现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等理念,优化村庄功能布局。同时,严格规划实施,杜绝随意干预规划或不按法定程序变更规划的做法,确保规划的法定性、权威性和连续性。

启示二:一定要注重“多规合一”。陕西省村庄数量大、类型多,人居环境问题复杂。乡村规划不完善、时常出现各部门重复规划和内容冲突现象,是目前乡村建设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必须要做好“多规合一”。一要有专业的规划团队和政府部门、村民理事会、村民共同规划设计方案,需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因需施策,从村庄布局、功能定位,到村落形态、建筑风貌,全部统一规划,实现村庄、产业、土地、环境、公共设施配套等“多规合一”。二要强化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环境保护、农村社区建设等各类专项规划的有机衔接,确保“多规”确定的重要空间参数协调一致。三要坚持集约发展,加强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管理,建立健全违法用地和建设查处机制。四要建立规划实施督促检查机制,适时开展规划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确保乡村规划建设工作健康开展,助推陕西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启示三:一定要突出村庄特色。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点多面广,每个村子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必须遵循乡村建设规律,突出村庄特色。富平县驻村规划师依据资源禀赋对农村进行整体规划、分类建设,让规划下乡进村,明晰不同类型村庄的建设重点和路径,深入挖掘乡村特色符号,有效提升了村庄整体“神”韵。传统的村庄布局往往较为分散,空心率高,土地资源存在极大浪费,村民难以共享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要善用农村当地素材,把每一个村庄作为整体景观来打造,宜游则游、宜文则文、宜农则农、宜居则居,构筑自己的特色村落,避免“千村一面”和低效投入。同时,规划方案中既应有村庄建设内容,也要有产业布局,做到合理划分生产生活空间。

启示四:一定要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主体是农民,必须充分尊重农民意见,激发群众内生动力。驻村规划师结合地方实际和村庄需求,深入一线和村民积极沟通交流,提升村民意识,在村庄规划建设完成后得到全体村民的维持和爱护。在建设美丽乡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过程中,要注重充分倾听群众意见,凝聚广泛共识。在规划建设过程中,既要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还要引导农民改变生产生活方式,还需注重对留守儿童、孤寡老人等因素的考虑,可以社区方式来营造,努力让群众的生活环境更加舒适美好,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让广大农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启示五:一定要鼓励社会参与。富平县创新引进驻村规划师,依托社会力量精准指导乡村规划建设,不仅能及时对规划方案进行合理调整有效解决“摊大饼”式建设现象,也使政府的投资更有价值。应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研究制定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和管理办法,鼓励社会人才投身乡村建设,建立城乡、区域、校地之间人才培养合作与交流机制。可由住建部门领衔,搭建社会参与平台,面向高校、规划编制单位及社会等多个渠道选取规划编制专业人才,将他们工作经历作为职称评定、提拔、评优等方面的重要参考,积极吸引鼓励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从省级层面提供全方位支持,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智力支撑,不断满足三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上一条:恒口示范区(试验区):在锐意改革中走出镇级小城市发展新路径
下一条:宁波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领跑全国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