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
典型案例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行业动态 >> 典型案例
城市有温情乡村有韵味 白银城乡共建美好生活
2019-10-08  点击:[]

(中国城市报 杜英姿 叶中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成为我们共产党人新的奋斗目标。”十九大代表、白银市委书记苏君在向全市领导干部传达十九大精神时激动地表示,我们要为白银人民建设一座城市有温情、乡村有韵味的“三生融合”共享的精神家园。

白银地处黄土高原与腾格里沙漠过渡地带,是在戈壁荒滩上开发出的一片绿洲。这座因矿而生、因企设市的西部城市,在新的历史方位中,当如何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使城市面貌焕发新景象,为人民生活施展新作为?日前,中国城市报记者特赴白银实地采访,近距离感受这座黄河上游工业城市新的脉动与温情。

精雕细刻注重城市细节

乘车驶入白银市区,宽阔整洁的道路两旁,不时掠过红绿黄蓝相间的一米宽人行道,与主路界线分明,与周边灰白的冷色调形成鲜明反差,显得活泼灵动。

“为了减轻疲劳驾驶、增加骑行乐趣和提高安全度,苏君书记特意让路政部门把人行道刷成彩色,尤其在许多盘山公路上,随处可见。”随行的市政府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4月就任的苏君书记提出,要以民生需求为导向,注重城市细节的精雕细刻,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建设宜业宜居的新白银。

“我们不建钢筋水泥的森林城市,不追求楼有多高,城有多大;而是从市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出发,从解决城市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增强城市的服务功能,让城市多一些温情,少一些喧嚣。”苏君向记者表示。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城乡环境“脏乱差”问题,今年5月以来,白银市大力实施城乡亮化、绿化、美化、净化“四化”工程。投资8亿元,完成22条道路、34条背街小巷和5个公园的提质改造,新增绿化面积150多万平方米;亮化建筑物530栋,城区道路亮灯率达99%;拆除违规、劣质广告牌1.7万个、各类违章建筑200余处;制定并落实加强行人交通安全管理、烟花爆竹安全管理、宠物饲养管理等10多个办法,使社会秩序持续好转。

环保达标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重要指标之一。今年全市先后召开16次环保工作会议,苏君严管理细要求,对重点扬尘区施工工地实施工地100%围挡、物料堆放100%覆盖、出入车辆100%冲洗、施工现场地面100%硬化、施工现场易产生扬尘的工序100%湿法作业、渣土运输车辆100%密闭运输的“六个百分百”防尘措施;监测精细到关注大气每小时、每微克的变化,且责任到人。现在,白银市区道路扬尘明显减轻,监测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PM10浓度均值为56微克/立方米,在可控范围内。

为了给市民创造稳定的优美市政环境,北京润泽盛裕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被引进白银,市场化运作管理城市。“我们从9月1日接管白银城区的市政环卫以来,采取机械化作业,对城市道路进行24小时循环清洗,不间断回收垃圾,曾经扬尘漫天垃圾随处的环境顽疾不见了。”该企业董事长刘利文告诉记者。

“这次大规模的城市环境卫生治理力度空前,把多年积攒的垃圾也清理完了。”已退休的市民秦大爷这样感慨道。

用心建一座温情城市

在白银生活,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为切实从人民的实际需求出发,白银通过建设智慧城市实现网上预约就医挂号、婴幼儿疫苗接种、线上登记婚姻信息、住房公积金查询等便民服务。此外,老百姓可以通过12345电话热线、电脑端、手机APP和微信公众号等随时查询、反馈、投诉任何类信息。

苏君指出,让百姓感受不到政府存在的治理,才是最有效的治理;让百姓感受不到政府存在的服务,才是最便捷的服务。

为改善城市看海、电线杆林立等城市病,白银市创新多元化公共服务供给机制,运用PPP合作模式,建设海绵城市,总投资22.38亿元,在城区7条道路建设26.25公里地下综合管廊,管廊内纳入给水、排水、雨水、热力、燃气、电力、通信等7类管线。项目辐射中心城区及银西新区面积40平方公里,占总建成区面积85%,受益人口35万人,占城区总人口的90%。截至目前,计划所列7条道路地下综合管廊全面开工建设。

“人民有什么需求,我们就干什么工作;人民有什么困难,我们就解决什么问题。”苏君在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的会上强调,我们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增加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要求,落到以人民需求为导向的城市建设的实处,让市民看得到,摸得着,才能使市民感受到党的温情,城市的温情。

遵循“人民城市人民建”的原则,白银市发动全民参与创城,实现创城公益宣传抬眼可见、举足即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评选道德模范和白银好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一系列举措让白银的文明之风盛行。同时,文艺展演月、白银黄河风情文化旅游节、“一带一路”PHE国际青少年儿童书画大会、全国第二十二届大学生乒乓球锦标赛等众多文化体育活动的成功举办,成为创城的有效载体,使城市内涵更有温情。

“白银不仅是座有温情的城市,也是一座有味道的城市。”苏君幽默地告诉记者,来这里旅游投资千万别为吃住担忧,白银不仅旅游资源丰富,特色小吃和土特产品更是驰名中外。酸烂肉让你垂涎欲滴,东湾驴肉回味无穷,靖远羊羔肉清香怡人……走进白银,记者亲眼见到的是,这座城市天蓝水净地绿;听到最多的评价是,“这座城市比以前亮了、美了、干净了”;深切的感受是,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和幸福感增强了。

正因此,白银市被推荐为甘肃参与全国文明城市测评的三个地级市之一,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大考的“准考证”, 向“全国文明城市”这张金色的城市名片又迈进了一大步。

匠心唤醒美丽乡愁

乡村是中华民族发祥之源,文明之根。建设文明城市离不开重塑乡村文明之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对此,苏君深有感触,我们建设美丽乡村,就是要让农民群众得到美的享受、养成美的德行、过上美的生活。

顾家善村位于白银区水川镇西南部。今年5月,白银以乡情为本、以乡韵为骨、以乡愁为魂,启动实施了花村·顾家善改造工程。7月4日,苏君书记督察顾家善美丽乡村建设后发现问题并列出八条治理清单,其中包括“村门设置与村容村貌不协调,拆除重建,以木质门古色古香简约为基本架构”“用塑料等物料堵塞出水口不雅并影响整体流水人家的田园风貌,实不可取”“整个村子的露台空档以花草点缀,或种草或盆栽,突出绿化美化,让乡愁更浓”等十分具体的内容。记者了解到,这一问题清单整改用20天完成,具体由白银区委副书记石福胜牵头,水川镇党委具体执行,财政整合农业农村一事一议专项资金给予支持。

从具体问题到治理方式,从时间表到执行人……苏君书记的治理清单细致入微,如绣花似篆刻,匠心般营造。记者走进顾家善村发现,道路两旁集中栽植了风景树和盆景鲜花,巷道中间开掘了小水渠引黄河之水流经家家户户,一派“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景象。

在村里的一面主题墙上,挂着十几组顾家善旧貌换新颜的对比照片:裸墙残壁变成白墙黛瓦;凸凹土路铺上了方砖青石;苍蝇乱飞、泥粪满地、臭气熏天的旧村庄蜕变成了藤蔓绕壁、干净整洁、花香鸟语的新农村。

水川镇镇长张志生向记者介绍,顾家善按照“春有草、夏有花、秋有果、冬有绿”的花园式休闲观光特色示范村的目标进行打造,整合资金1200万元,坚持亮化、绿化、美化、净化“四化”同步推进,集中打造了“123456”(一条街道、两个巷道、三个广场、四个梨园、五个园区、六户农家院)景观,完成路面硬化5000米、敷设排水管260米、制作文化墙2000米。

“我们是在给村庄洗洗脸、擦擦粉、换换衣,戴戴花,不是整容不动手术。绝不大拆大建,不砍一颗树,不拆一座房,不要千村一面,注重细节塑造,坚守农村原有味道,呈现农村生活情趣,点缀农村特有物件,把乡村特有的韵味保留下来,原原本本留下来,不要改变它,永远不要改变它。”苏君饱含深情地向记者阐明她的建设理念,让农村更像农村,让安静的田园更安静,让祥和的村庄更祥和,给城里人一个心灵放假的去处。建设既传承乡村记忆又具有现代文明元素的美丽乡村。

正午时分,村舍升起袅袅炊烟,村民们为午饭忙碌了起来。一处农家小院中堆放着金色的玉米棒,菜地里满是新鲜有机的蔬菜,画面宁静甜美,正是人们对儿时故乡的回忆与眷恋。习近平总书记为我们勾勒的“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目前,顾家善已种植木槿、橡皮树等各类花卉1.8万株,栽植各类树木1200棵,初步实现了“村在林中、院在树中、人在园中”的舒适宜居的自然生态景观。

为了将优美的村容村貌保持下去,顾家善按照“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的方式,安装果皮箱54个、投放垃圾桶367个、新建垃圾中转站5个,实现生活垃圾分类有效处理。同时,按季度考评“美丽庭院”,以家的小美推动村的大美。

顾家善是苏君主政白银以来,“描绘”建设美丽乡村的处女作,也是白银美丽乡村建设的代表作,引起了甘肃省内外各界人士的关注与欣赏。

美丽乡村正开花结果

美丽乡村建设让顾家善的旅游魅力大大提升,吸引了城区和青海、宁夏等邻近省市游客前来观光。不到半年,游客已突破10万人次,带动了乡村旅游大发展。

记者走进白银市第一间高规格村级“陇原巧手”馆,馆内摆着刺绣、荷包、剪纸、草编等巧手工艺品。“本馆有一二百个手工品种,开业两个多月创收2.5万”,“陇原巧手”馆女主人李国翠兴奋地向记者介绍,村里几个巧手妇女在店里编制工艺品,既能联络感情又能脱贫致富。

“巧手馆激发了巧手妇女走好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之路,帮助更多贫困妇女灵活就业、脱贫致富。”张志生说。

从巧手馆出来,记者走进一家农产品专卖店,30岁左右的店主顾克犇告诉记者,他曾在西安打工,现在选择返乡创业,从农户手中收购农产品,在店里和网上销售,一年来收入20多万元,比在外打工强很多。

随着大批游客到来,带动顾家善农家乐的兴起。66岁村民丁建梅尝到了甜头,“农家乐让我今年增加了2万多元收入。”

为了保障农家乐的食品卫生,顾克犇组织顾家善20几个年轻人自发成立白银花村锦绣旅游服务有限公司进行监督管理。他向记者介绍,除了负责饭菜质量、饮食安全,还会“负责旅游导引、讲解以及解决游客遇到的各种问题。”

“今年顾家善开启‘农业+旅游’模式,建成集乡村旅游、农业园区观光、特色农家乐等多层次多元化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张志生告诉记者。

金秋十月,菊花盛开。顾家善很多农户在大棚内种植了菊花,很是壮观。村民顾振斌就培育了20—30个品种,他告诉记者:“除了菊花,我们春天种牡丹、夏天种月季、冬天种腊梅,确保四季开花,既陶冶了性情又增加了收入。”

“这是今年苏君书记提倡发展的花卉产业,我们不断选派种植能手去宁夏、临洮、天水等花卉基地学习交流,根据种植发展情况制定种植、加工、营销策略,积极引导种植专业户向经纪人、经销商转型,培育经营管理人才。”据张志生介绍,顾家善积极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种植模式,规划流转土地300—500亩,成立了村集体花卉合作社,以农民土地入股、订单式种植、电商平台销售方式,实现农村经济和环境建设“齐步走”。

目前,顾家善村集体经济月收入达5万元,村民年人均收入达1.2万元,超过白银市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5000多元。

美丽乡村建设,不仅要“外在美”,更要“内在美”。“花村·顾家善因花而秀美、因水而灵动、因人而温馨,我们不仅仅是打造它乡土美的外表,更应该去领略其中内在的人文精神。”苏君指出,不能只满足于领略它带给人们对原生态的眷恋,更应该让蕴藏其中的精神鲜活起来。

“待人贵真诚、为人须谦和、孝道当竭力、亲情互相助”,顾家善家家户户门上都贴着家训牌。顾家善通过挖掘传统文化底蕴,讲好家风故事,传播治家理念,以良好的家风带动乡风民风。

记者发现,顾家善很多农家院日不闭户,可随意进出,主人友好相待,给人“家”的感觉。据介绍,通过开展“星级文明农户”“五好文明家庭”“美丽庭院”创建活动以及好媳妇、好公婆、好妯娌评选活动,顾家善让核心价值观在家庭里生根、在亲情中升华。张志生表示,我们还以乡情本真,发挥乡贤人士示范引领作用,涵育文明乡风。

“向责任区群众宣传方针政策;监督维护环境卫生;关怀帮助群众……”记者在顾家善沟沿巷的墙上看到一块红底白字的“党员责任区”牌,上面标注着两位责任人姓名、责任区域及责任内容。

“我们顾家善村委实行网格化统一管理,由党员划片负责,责任内容明确写在‘责任区’牌上 ,接受群众监督。”顾家善村党支副书记顾泮伟告诉记者,过去因土地和浇水紧张,农民常发生纠纷,通过美丽乡村建设,如今村民纠纷已由每年约30起下降到3、4起,而且都是些小微事,一天就得以化解,全村实现零上访。

党的引领作用在顾家善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得到完美诠释。花村·顾家善只是白银区美丽乡村建设一个缩影,战果还在不断扩大。据悉,白银区已建成四龙镇民乐村、永兴村,水川镇顾家善村、大川渡村、五柳村,强湾乡白崖子村等6个省级“千村美丽”示范村和2个市级、5个区级示范村、30个环境整洁村,累计投入近2亿元。2016年底,白银区城镇化率达89.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171元。

立足田园风貌,按照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项目、资金、人才“三方落实”的村庄规划,白银区将利用3年时间,因地制宜,建成精品特色村15个、美丽宜居村7个、美丽达标村18个。白银市人大副主任、白银区委书记李兰宏表示,“尤其发挥沿黄资源优势,在水川镇采取点线面结合,构建西有花村·顾家善、中有黄河假日城、东有绿岛·蒋家湾精品示范带,两个沿黄镇所有建制村实现精品特色村全覆盖。”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智库常务理事长、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潘家华看来,白银美丽乡村建设的典型案例非常符合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在全国具有示范意义。

苏君信心满怀地表示:“在十九大精神的指引下,我们正朝着生态美、百姓富、产业旺、文化兴的城乡一体化之路,努力建设繁荣富裕、文明和谐、美丽宜居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白银。”

上一条:江阴新桥:加速打造特色小城镇
下一条:昆明打造“不夜城”各区争当“最亮的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