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研究院工作 >> 通知公告
中城院科研团队在《中国建设报》发表署名文章
2024-07-12  点击:[]

近日,我校中国城乡建设与文化传承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李小龙署名文章《做好省级体系规划 开创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新局面》在《中国建设报》“聚焦·城乡历史文化保护”栏目正式发表。

全文内容如下:

文运与国运相牵,文脉与国脉相连;新时代呼唤新思想,新思想领航新征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根本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为新时代新征程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

陕西省作为中华民族和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明的重要见证地,是承载中华民族共同记忆和增强国家凝聚力的关键区域,也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故乡,在我国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中具有特殊的价值和地位。

陕西省在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方面有着深厚传统:从新中国建立初期老一辈领导人“三保西安古城墙”的事迹,到周干峙院士、吴良镛院士协助完成的首轮西安城市总体规划,再到改革开放后韩骥先生主持的1980版西安城市总体规划,都为陕西省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事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陕西省紧抓住房城乡建设部省级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规划试点机遇,率先开展省级体系研究的同时,真抓实干做好规划实时监测评估,积累了扎实的工作经验,不断开创、谱写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新局面、新篇章。

明确关键任务,科学推进保护传承体系建设。系统梳理历史文化脉络,研究确立陕西省历史文化价值体系。凝炼陕西核心价值,明确在全国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中的“陕西支撑”。系统盘点省内各级各类城乡历史文化遗产,建立“一总图”“一总表”为核心的价值遗存信息数据库。建立“省—市县”多级“价值+遗存”保护协同机制,从全局层面指导各市县落实价值、守护文脉,凝聚合力,为全面、真实、立体地讲好中国故事贡献力量。

构建总体格局,加强保护传承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注重历史文化格局的挖掘与整体保护,以价值为导向,以历史文化遗产的地理分布和内在联系为基础,融合当下城乡建设实际,围绕“一河一脉、三区四带、两核七片、多点多线”为核心的陕西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格局,确立全省城乡建设的人文坐标、保护传承的整体框架。着力发掘和保护传承城乡建设与山水、人文环境有机协同的整体秩序,延续地方山水人文格局,为接续城市文脉、传承地域特色空间基因提供支撑,为统筹协调各类遗产保护工作提供理论指导框架。

完善保护名录,实现“市市有名城、县县有地段”。对照陕西价值与陕西格局,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大力挖掘潜在保护对象。加快推进富平、米脂等地的国家级名城申报工作,谋划一批市县级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建设试点,推出一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精品案例。研究划定“历史地段”,及时建立历史校园、历史厂区、历史公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场所等多类型历史地段保护名录。加强城乡遗产保护的格局整体性、要素关联性、文化层级性、生活延续性,多措并举,科学有序推进保护传承工作的“空间全覆盖、要素全囊括”。

夯实各级责任,凝聚保护传承合力。坚持战略引领、统筹协调,加强省级体系建设的上下联动,加快形成“从分散走向协同”的保护传承新局面。省级体系将承接和落实好全国体系要求、讲好中国故事、守护国家遗产作为重要责任。统筹制定省域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策略,整体布局省级保护传承重大工程,明确提出省市县的责任与工作重点,凝聚保护传承合力,发挥整体效应,促成省级体系落地实施。



下一条:关于开展2024年度新型城镇化青年观察计划的通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