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国“无废城市”建设试点的福建省光泽县近年来积极探索各类固体废物源头减量、无害化处置技术路线、现代电子信息管理模式等生态创新管控机制,努力发展具有光泽特色的“无废城市”绿色发展之路。图为光泽县桃林村用以处理农村果皮和厨余垃圾的沤肥池,沤肥池自然发酵产生的有机肥将提供给火龙果种植基地。
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摄
“无废城市”
建设试点进展
公开资料显示,我国是世界上固体废物产生量最大的国家之一,全国每年新增固体废物100多亿吨,历史堆存总量高达600亿吨到700亿吨。发展循环经济、打造“无废城市”,正成为越来越多城市的追求。
何为“无废城市”?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司负责人介绍,“无废城市”指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无废城市”并不是没有固体废物产生,也不意味着固体废物能完全资源化利用,而是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旨在最终实现整个城市固体废物产生量最小、资源化利用充分、处置安全的目标。为此,需要长期探索与实践。
中国城市报记者注意到,早在2018年初,“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就列为中共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的工作要点。
2019年5月,生态环境部印发《关于发布“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名单的公告》,确定广东省深圳市、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安徽省铜陵市、山东省威海市、重庆市(主城区)、浙江省绍兴市、海南省三亚市、河南省许昌市、江苏省徐州市、辽宁省盘锦市、青海省西宁市等11个城市作为“无废城市”建设试点。
同时,为更好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河北雄安新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新天津生态城、福建省光泽县、江西省瑞金市作为特例,参照“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一并推动。
时隔两年多,上述建设试点取得了怎样的成效?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司负责人提到,实现生态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共赢。
具体来看,试点城市通过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固体废物管理,提升了固体废物利用处置能力和监管水平,有效防范生态环境风险;加快历史遗留固体废物环境问题解决,推进了城乡基础设施补短板工作进程;带动投资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最终处置工程项目562项、1200亿元。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固体废物控制与资源化教研所所长刘建国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我国通过“无废城市”建设试点,构建了一套指标体系,解决一批短板弱项问题,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模式,为在全国范围内深入开展“无废城市”建设积累了经验、探索了路径。
如何确定
“无废城市”建设名单
此次《工作方案》的发布,无疑为我国“无废城市”建设打了一剂“强心针”。《工作方案》提出,推动100个左右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无废城市”建设。
在刘建国看来,此次推动100个左右城市开展“无废城市”建设目标的提出,表明当下我国“无废城市”呈现由点到面、优化提升的良好态势。
从前期“11+5”个试点到“十四五”时期推动建设100个左右,“无废城市”建设速度是否超前?刘建国认为,“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在数量上远超此前试点范围,但不会超负荷,一方面建设时间更充裕,另一方面是在此前试点探索基础上推进,可以预见未来建设成果会很丰富。
100个左右的“无废城市”将如何确定?《工作方案》方案显示,市级人民政府本着自愿的原则,向省级生态环境部门提出申请,经省级相关部门联合确定推荐名单。生态环境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各省(直辖市)推荐情况,综合考虑城市基础条件、工作积极性和国家相关重大战略安排等因素,确定开展“无废城市”建设的城市名单。
受访专家认为,会重点考虑国家战略布局,在京津冀城市群、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战略规划区域中选择代表性、带动作用较强的城市;同时,综合考虑东中西不同地域、不同发展水平及产业特点和地方政府积极性等因素,优先选取开展过或正在开展各类固体废物回收利用试点,并取得积极成效的城市;此外,也可能会考虑在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中选取工作基础较好的城市。
新一批“无废城市”名单将会出现哪些城市的身影?中国城市报记者注意到,已有部分城市跃跃欲试。以浙江省杭州市为例,杭州宣布将在明年全面推进“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并将“无废”理念植入亚运会的筹备和运行工作中,全面打造“无废亚运”。
资料显示,目前,杭州市已经打造了800余个“无废细胞”(无废学校、无废医院、无废工厂、无废乡村、无废景区等都是“无废细胞”的一员),探索了一批有效的“无废模式”,并充分发挥数字优势赋能无废管理再上台阶,同时推动源头减量和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升。
未来“无废城市”
该怎么建
“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发展蓝图是怎样的?
《工作方案》提出,到2025年,“无废城市”固体废物产生强度较快下降,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升,无害化处置能力有效保障,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用充分发挥,基本实现固体废物管理信息“一张网”,“无废”理念得到广泛认同,固体废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这一蓝图该如何落地?中国城市报记者注意到,围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工作方案》主要明确了七个方面的任务。
具体来看,《工作方案》提出,科学编制实施方案,强化顶层设计引领;加快工业绿色低碳发展,降低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压力;促进农业农村绿色低碳发展,提升主要农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水平;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加强全过程管理,推进建筑垃圾综合利用;强化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切实防控危险废物环境风险;加强制度、技术、市场和监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保障能力。
实现上述目标,未来还面临哪些挑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固体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实验室主任张付申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无废城市”建设仍存在诸多难点和问题,其中最为紧要的是建设资金问题,由于固废基数大,政府当期有效财政投入难以覆盖。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循环经济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温宗国此前也表示,当前我国固废处置利用的基础设施建设多依靠政府财政投入,市场化建设总体仍处于起步阶段,引入投融资机制、竞争机制、监管机制和退出机制不完善;在经济效益差的固废处置领域,相关项目缺乏配套的财税政策与激励机制,导致市场参与度不高。
张付申建议,政府充分发挥行政优势为相关项目提供政策法规、财政资金、土地规划等支持。企业充分发挥管理运营优势,构建合理经营架构,为项目运作打好坚实基础。
温宗国认为,为了提高回收利用水平,可以进一步对环境影响大、经济效益差的固废加强补贴,积极探索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或押金制,研究通过专项债促进多元投入,推动公益性、非经营项目建设,减轻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
未来相关情况将进一步向好。关于加强政策资金保障方面,《工作方案》提出,相关城市研究完善政策体系,结合财力统筹安排资金,支持区域固体废物集中处置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工作。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建立完善多元化投入渠道,充分吸引社会资本加大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