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报 张亚欣)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25年,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有效机制基本建立,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得到有效激活,乡村文化业态丰富发展,乡村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乡村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文化产业对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带动作用更加显著,对乡村文化振兴的支撑作用更加突出。
在业内人士看来,《意见》的印发不仅表明文旅融合赋能是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重点领域之一,同时也进一步为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指明了方向。
文化振兴为
乡村振兴铸魂
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众所周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而相关媒体公布的2022全国两会调查结果中,“乡村振兴”的关注度位居第八位,足见乡村振兴发展进程在社会各界人士心中的地位。
此次《意见》旨在将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纳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整体格局,围绕文化产业重点领域,制定企业、人才、项目、用地等方面政策举措,引导文化产业机构和工作者深入乡村对接帮扶和投资兴业,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多重功能价值和综合带动作用,助力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助力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副教授王金伟看来,文化关系乡村振兴的质量与成效,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意见》的出台为文化产业更好地赋能乡村振兴指明了发展方向,为乡村地区文化产业的开发、投资、可持续发展等提供了实践路径。
让“指尖技艺”
转化为“指尖经济”
相关业内人士表示,乡村文化是乡村的根与魂,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内容,要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更要保护和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特别是随着我国脱贫攻坚任务的完成和绝对贫困问题的解决,广大农民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更加强烈,对乡村文化振兴的愿望更加迫切。
《意见》强调“手工艺赋能”,提出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设计师、艺术家等带动农民结合实际开展手工艺创作生产,推动纺染织绣、金属锻造、传统建筑营造等传统工艺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把“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
上述业内人士表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稀缺性最能体现文化差异性。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它所有的文化符号都可以被转化为符号价值,发挥文化产业的经济价值,促进文化产业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在人类历史中的不可复制性,表现出独一无二的特性,这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资本的体现。
“看得见青山,留得住乡愁。文化旅游赋能乡村振兴应是其应有之义,也是其必由之路。乡村振兴,应该包括以乡村为依托的传统文化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天府健康产业研究院首席专家孟立联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通过非遗,使乡愁看得见、摸得着,不仅可以更好地进行文化传承,也可为乡村振兴提供稳定的文化产业内容来源。
当下,如何将“指尖技艺”到“指尖经济”的转化落到实处?
对此,孟立联坦言,目前,各地非遗传人年龄普遍偏大,且后继乏人,面临青黄不接的困境。在此背景下,对非遗精品的抢救性发掘刻不容缓。“实际上,非遗领域存在的不仅仅是传承的问题,其创造性开发与转化同样不可忽视。非遗经受了历史和时间的检验,应把非遗产品的现代化开发和转化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这对于放大非遗价值,更好地发挥非遗的社会效应,具有重要意义。”孟立联说。
此外,手工艺品商店老板宋达明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以他关注的侗绣为例,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侗族刺绣这个集纺织、印染、剪纸、刺绣于一体的传统工艺为当地许多妇女所熟练掌握,但想形成产业化发展,仍需将当地这些绣娘进行规模化培训。比如当地的“清花绣坊”,就是以绣坊为平台,在同乐、洋溪、良口三个乡镇建立了刺绣基地,通过“企业+基地+绣娘+市场”的模式,积极引导当地侗寨妇女发展侗族刺绣、织锦等“指尖经济”,多渠道拓宽非遗产品销路,让侗族妇女在家门口就业创业,实现顾家、传艺、致富“三不误”。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
在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农”工作的重心转为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助力乡村振兴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点和方向。乡村旅游展现出强大的市场优势、强劲的造血功能以及带动作用,日渐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而《意见》也提出文旅融合赋能是推动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重点领域之一。具体来看,《意见》强调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创意设计、演出、节庆会展等业态与乡村旅游深度融合,促进文化消费与旅游消费有机结合,培育文旅融合新业态新模式;实施乡村旅游艺术提升计划行动,设计开发具有文化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提升乡村旅游体验性和互动性。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乡村旅游各环节,支持利用非遗工坊、传承体验中心等场所,培育一批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体验基地。
同时,《意见》还提出,要支持有条件的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建设农耕文化体验场所,弘扬优秀农耕文化。鼓励各地加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塑造“一乡一品”“一乡一艺”“一乡一景”特色品牌,形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乡村文化名片,提升乡村文化建设品质,充分开发民间文化艺术研学游、体验游等产品和线路。全面推进“创意下乡”,有效提升旅游商品开发水平和市场价值。
事实上,上述《意见》所提及的业态已有不少是以交叉业态的产品形式出现在市场上,较为火热的乡村研学正是其中之一。其主题均为来自乡村素材,如德育和乡村民俗类研学,有乡土历史、古农机具展示、特色农产品展示、农事操作、环境保护、文化教育、徒步旅行、团队探险等内容;单纯的乡村民俗类研学则包含艺术作品展览、插花、压花、编制、陶艺、根雕、异石、瓜果雕刻、观赏鱼缸设计、居民设计与装饰等项目活动。
“乡村研学有政策、有目标、有内容、有市场、有需求,并可与乡村振兴之城乡融合、田园综合体等国家战略结合,是为乡村量身定做的旅游开发项目,市场前景可期。”闻旅CEO周海涛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乡村研学就是带你去乡村,去到每一个有故事却尚未被发现的乡村,让一成不变的生活多一种可能性,创造一个认识生活、学习生活的新视角。而未来,这样的体验类产品将以文旅融合的形式呈现给消费者,这也是《意见》中明确提及的发展方向。
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教授谷慧敏看来,旅游产业有助于乡村文化的传播和复兴,有利于提升乡民的文化自信和幸福感。“旅游开发的资源禀赋主要来源于旅游地独特的乡村民俗。以文旅推动乡村振兴,有助于促进当地文化建设,进而促进文化的共享和共建,实现文化上的共同富裕。”谷慧敏说。
此外,谷慧敏进一步指出,助力乡村振兴,打造乡村旅游品牌效应,要注重文旅融合发展,充分挖掘文化资源优势,提升文化内涵。特别是在农旅融合方面,可通过旅游延伸乡村产业链,实现农业从播种、养殖、收获到销售各环节的升价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