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
典型案例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行业动态 >> 典型案例
成都都市圈规划获批 中西部发展再添引擎
2021-12-11  点击:[]

(中国城市报 邢 灿)又一个现代化都市圈宏伟蓝图面世!

成都市远洋太古里商业街区。

成都市远洋太古里商业街区。

11月29日,四川省政府印发《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继南京、福州都市圈之后,成都都市圈成为全国第三个、中西部地区首个被国家批复的都市圈。

《规划》勾勒出成都都市圈怎样的发展前景?未来,成都都市圈又将如何影响区域经济版图?迈向现代化,成都都市圈还有哪些短板待补?近日,中国城市报记者进行了相关采访。

经济总量目标3.3万亿元

成都都市圈何以牛气冲天

成都都市圈是怎样一个圈?《规划》明确,成都都市圈以成都市为中心,与联系紧密的德阳市、眉山市、资阳市共同组成。

具体而言,主要包括成都市,德阳市旌阳区、什邡市、广汉市、中江县,眉山市东坡区、彭山区、仁寿县、青神县,资阳市雁江区、乐至县,面积2.64万平方公里,2020年末常住人口约2761万人。

值得注意的是,《规划》不仅仅将目光局限在上述地区。《规划》显示,成都都市圈范围拓展到成都、德阳、眉山、资阳全域,总面积3.31万平方公里,2020年末常住人口约2966万人。

当下,成都都市圈发展“成色”如何?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成都都市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万亿元,占全省比重达到47.5%,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0.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成都都市圈的雄心并非止步于此。《规划》提到,到2025年,成都都市圈经济总量突破3.3万亿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东部发达地区水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5%。

3.3万亿元是怎样一个概念?这接近去年北京市的经济体量。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北京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102.6亿元。

雄心背后,成都都市圈底气何来?复旦大学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周伟林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成都都市圈已是全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创新能力最强、开放程度最高的区域之一,建设现代化都市圈有较好的基础条件。

事实也确实如此。以地理区位为例,成都都市圈是“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交汇点;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和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实现“两场一体”运营、航空旅客吞吐量居全国前列;拥有亚洲最大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中欧班列开行量居全国前列。

从经济实力来看,成都都市圈电子信息、汽车制造、重大装备等先进制造业发展壮大,数字产业加速成长,文体旅游、现代物流、商业贸易等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2020年成都都市圈经济总量占我国西部地区的比重超过10%,成都市经济总量居全国省会城市第2位。

就科技创新而言,成都都市圈科研机构、科技人员规模名列中西部前茅,拥有普通高等学校72所,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等国家级创新平台超过120个,集聚高新技术企业超过6000家。

此外,在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首席研究员、教授汤继强看来,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等开放通道建设,让四川从内陆腹地变为西向、南向甚至北向开放前沿,成都都市圈有条件、有机会,共建链接全球的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

中西部首个都市圈获批

成都都市圈能带来什么

成都都市圈的诞生并非偶然。事实上,成都都市圈获批前,已有南京都市圈、福州都市圈先后获得国家层面批复。

华南城市研究会会长、暨南大学教授胡刚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总体而言,我国都市圈建设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都市圈建设反映了我国城市发展方向,即人口继续向城市群、都市圈集聚,做大、做强、做优中心城市,带动整个国家城市化水平向前发展。”

时间回溯到2019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印发,明确提出培育发展一批现代化都市圈,形成区域竞争新优势,为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经济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撑。

今年2月,《南京都市圈发展规划》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同意;6月,《福州都市圈发展规划》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同意,成为在国家层面第二个获批的都市圈规划。

“南京都市圈是全国为数不多的跨省区协调的都市圈,它对于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福州都市圈则对于推动闽东北地区由山海协作向同城化同家园的更高阶段转变,促进闽东北一翼加速崛起具有重要意义。”周伟林说。

作为中西部地区首个获批发展规划的都市圈,成都都市圈将带来哪些影响?汤继强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做强成都极核越发关键。打造以成都为中心的现代化都市圈,有利于发挥成都极核作用,解决成渝地区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不均衡问题,实现协同发展。

周伟林持相似观点:“成都、重庆两地距离近300公里,各自辐射半径约150公里,两城经济腹地没有明显重合。当下,两城正与周边城市、农村建立密切关系,若成都、重庆能够辐射带动周边地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便可以顺势崛起。”

具体到四川省,成都都市圈建设意义同样重要。“建设好成都都市圈,把成都极核做强,可渐次带动其他城市发展,进而从整体上推动四川区域协同发展,成为四川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乃至全国高质量发展增长极和动力源。”汤继强说。

做强双城经济圈重要极核

成都都市圈哪些短板待补

值得注意的是,处于后发的成都都市圈仍面临多重考验。

《规划》指出,成都都市圈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与成熟都市圈相比,存在中心城市外溢效应不明显、交通通达深度不够、产业协作配套不强、优质公共服务供给不足、国土空间布局不优等问题。

具体来看,胡刚认为,都市圈建设强调推进城市之间的同城化发展,形成高密度通勤流是同城化发展的重要条件,这需要借助于快速轨道交通,这也是成都都市圈需要进一步推动的重点工作。

“同时,成都都市圈在产业协同发展方面同南京、福州都市圈还存在一定差距。”胡刚认为,电子信息是成都的优势产业,应该着力于协同延长产业链,扩大区域内产业内部分工,引领带动产业链、价值链向高端迈进。

来自成都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的一项研究表明,成德(阳)、成眉(山)、成资(阳)之间的资本互投率与成熟同城化区域资本互投率9%的门槛值差距较大,区域产业协同程度不足。

此外,在胡刚看来,成都都市圈内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为明显,建议尽快提升部分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居民的生活品质和质量。

除补齐上述短板外,汤继强认为,未来成都都市圈需要具备国际视野,进一步拓展“国际朋友圈”。成都都市圈不仅要形成国内影响力,也要形成世界影响力,吸引更多国际资本向该区域聚集。

上述短板如何补齐?记者注意到,顶层设计层面已经给出了一定的解决方案。

——建设便捷高效的交通通勤圈。《规划》聚焦“外建大通道、内建大网络、共建大枢纽”,打造成都都市圈立体交通体系,推进能源、市政、水资源等基础设施对接成网,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构建协同共兴的产业生态圈。《规划》瞄准制造业、现代服务业、都市农业和数字产业,构建高端切入、错位发展、集群成链的现代产业体系。

——形成便利共享的优质生活圈。《规划》提出从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入手,突出均衡化、便捷化、人文化、品质化导向,推动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常住人口,整体提升优质公共服务水平,共同打造城乡融合的优质生活圈。

——扩大开放合作的国际朋友圈。除了分别从南向、西向、北向作出开放部署,《规划》还将重点放在成都都市圈内现有的开放平台“互动”上,加快德阳、眉山、资阳、温江自贸区协同改革先行区建设;加强综保区发展现状评估分析,引导各综保区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积极申建国际空港综保区。

上一条:浙江湖州安吉高铁新城:乘轨道交通东风 为城市发展赋能
下一条:加快能源产业建设 全力助推吉林振兴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