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视角
专家视角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行业动态 >> 专家视角
刘学敏:都市圈时代需要都市圈的思维
2019-03-28  点击:[]

  ”中国已经进入到都市圈时代,我们要确立一种都市圈的思维,我们看问题要从都市圈的视角上分析问题。”3月27日,北京师范大学都市圈研究中心主任刘学敏在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中国区域发展的都市圈时代”分论坛上如此表示 。

  刘学敏认为,都市圈化,也就是一个大城市通过圈层向外围扩散,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个是人口的都市圈化,人口同时向核聚集,同时也向外层的圈层聚集,而且外层的圈层聚集的速度更快。

  第二个是就业通勤的都市圈化,城市的溢出效应也由于中心城市生活成本越来越高,人们不得不选择职住分离的生活方式,生活在成本相对便宜的另外一个行政区域,跨行政区的通勤已经成为可能,也成为了规模,我们每天在北京,可以看到每天通过通勤来回流动的人非常的多,因此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第三个是空间扩张的都市圈化。城市的扩张它是有圈层的,圈层的扩张是随着廊道或者是轴带向外扩张的,这个有很深刻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背景,结果是使外围的节点城市,开始网状化的发展,比如说上海市周边的100万的,25万的人口形成了一种网状的发展。

  第四个是产业联系的都市圈化。由于城市的扩张和都市圈化,会形成都市圈的核,就是这个特大城市和周边的节点城市,按照价值链的分布,形成良性的合作关系,通常的情况下,中心城市是一个创新的密集区,周边的城市是创新的扩散区。

 

北京师范大学都市圈研究中心主任 刘学敏

  以下为刘学敏现场访谈实录:

  我今天这么一个观点,中国已经进入到都市圈时代,我们要确立一种都市圈的思维,我们看问题要从都市圈的视角上分析问题,我们应该有这么一个判断,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城市化快速的推进,目前城市化已经大出60%,快速推进的城市化,特别是大城市,特大城市,导致的结果是产业的聚集和人口的聚集,客观上造成了一个结果,就是都市圈化,也就是一个大城市通过圈层向外围扩散,表现在四个方面,一个是人口的都市圈化,人口同时向核聚集,同时也向外层的圈层聚集,而且外层的圈层聚集的速度更快,我们做过一个统计,上海市2010年-2017年城市片区人口的增长大体是60多万,但是周边的圈层扩散是它的二倍125万左右。

  第二个是就业通勤的都市圈化,城市的溢出效应也由于中心城市生活成本越来越高,人们不得不选择职住分离的生活方式,生活在成本相对便宜的另外一个行政区域,跨行政区的通勤已经成为可能,也成为了规模,我们每天在北京,可以看到每天通过通勤来回流动的人非常的多,因此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第三个是空间扩张的都市圈化。城市的扩张它是有圈层的,圈层的扩张是随着廊道或者是轴带向外扩张的,这个有很深刻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背景,结果是使外围的节点城市,开始网状化的发展,比如说上海市周边的100万的,25万的人口形成了一种网状的发展。

  第四个是产业联系的都市圈化。由于城市的扩张和都市圈化,会形成都市圈的核,就是这个特大城市和周边的节点城市,按照价值链的分布,形成良性的合作关系,通常的情况下,中心城市是一个创新的密集区,周边的城市是创新的扩散区,当然周边的城市也在扩散和创新,所以我们的判断都市圈是高度经济一体化的经济圈,这样子看来,中国的城市化的发展,客观上进入了这么一个时代,这就是都市圈时代。这样子的话,就要求我们必须摒弃原来的城市化的压力,现在发展到这么一个阶段,我们流动到城市,在城市里是按照圈层来进行城市化的。所以既然进入到了这么一个时代,我们就必须按照都市圈的思考来思考问题,用系统的思维,创新的思维重新的审视未来的城市化。

  目前我们国家的各个城市的发展来看,由于城市都是在一定的行政区域里面,所以造成的结果就是每一个城市都在为自己的城市发展来定位,由于行政的格局,导致了大城市的发展,都具有经济学家说的虹吸效应,把周边的资源吸干,很多的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是把周边的带起来,而是损害周边的利益,最明显的就是北京,北京的周边有一个贫困带,我自己在做国家发改委资源枯竭城市,我做了河南的灵宝和承德的应守营子矿区,到了承德的应守营子那里落后的就已经没有办法了,所以整个城市内敛的结果,周边越来越塌陷形成了这样子的区域,所以未来的都市圈的发展,应该是一个系统的思维,突破行政的区域,特别是北京一亩三分地,我们河北人经常会说,我们河北贡献了一个北京,贡献了一个天津,其实从历史来说,河北是属于北京的,所以应该是统一的,系统化的思维,网络的思维,创新的思维,这样子就可以带动起来了。

上一条:尹稚:走出城市竞争时代
下一条:尹稚解读《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