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7日,由榆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主办、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牵头编制的《榆林市采煤沉陷区治理总体规划(2024—2029年)》(以下简称《规划》)专家论证会在榆林市人民大厦召开。会议邀请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傅伯杰院士、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院长冯起院士等7位国内权威专家组成的专家团队,榆林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会。我校副校长高旭阔、城市发展与现代交通学院党委书记夏进文代表编制单位出席。会议由榆林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高雄主持。
我校副校长高旭阔作开场致辞时表示,榆林市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是一项关乎区域民生改善、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作为编制单位,学校高度重视此项工作。 他指出,会议诚邀与会专家畅所欲言,提出宝贵意见。学校团队将充分吸纳建议,完善规划方案,推动其落地见效,全力打造经得起检验的示范工程。
随后,夏进文书记从工作进程、总体思路和核心结论三个方面汇报了编制工作情况。

论证会上,专家团队通过听取汇报、审阅材料、现场质询等环节,对《规划》成果进行了全面评审。与会专家对总规提出“地灾治理-生态修复-接续发展”的系统治理逻辑高度认可。傅伯杰院士在发言中指出,《规划》系统全面,能够准确反映榆林目前采煤沉陷区现实状况,具备很强逻辑性,全面考虑了采煤沉陷区的地质灾害风险隐患、区域生态退化及接续产业发展等问题,且在分区治理、重点问题把握等方面有亮点。冯起院士指出,规划内容比较详实,调查工作扎实,系统性非常强,涵盖生态保护、水资源、生态产业发展等多个方面。与会专家还就灾害防控、土地综合利用、长效机制建设等提出了专业建议。
榆林市委领导在总结讲话中提出三点要求,一要坚持生态优先,统筹推进重点区域治理,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二要聚焦榆林特色,在神木、府谷等4个重点县区开展差异化试点,探索“生态修复+新能源”等创新模式;三要强化成果转化,建立“专家智库-项目清单-成效评估”全链条落实机制,确保年内启动多个示范工程。

本次论证会的召开,标志着榆林市采煤沉陷区治理工作迈入新阶段。下一步,我校编制团队将充分吸纳专家意见,细化实施路径设计,保障《规划》落地见效,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