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行业动态 >> 行业新闻
精耕细作“责任田”,为城市发展蓄力增能
2022-03-17  点击:[]

(中国城市报 康克佳 叶中华等)在刚落幕的今年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针对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双碳”目标、民生保障、健康中国等热点话题积极讨论、建言献策,力求为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政府工作报告》更是明确了“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全年控制在5.5%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等预期目标,并提出了“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区域发展平衡性协调性”“提升新型城镇化质量”“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等重点工作要求,为我国今年各领域事业的稳步前行指明了方向、细化了措施、精确了步骤。

全国两会之后,今年工作重点的落实尤为重要。而对于各代表委员而言,全国两会之后,新一年的履职之路开启,前方依旧是“为人民服务”的肥沃“责任田”。区域发展、城市更新、智慧养老、“双碳”目标、数字经济、学前教育、非遗传承等代表委员们关注的与城市发展、人民福祉息息相关的热点和重点,仍然指引着他们在田里播下希望与责任的种子,并不畏辛劳地耕耘,在实践中迎接金秋的丰收。

全国两会虽然已闭幕,但思考讨论不停止。本期,中国城市报再次采写、选登部分代表委员对于城市热点问题的建议,力求以促进问题解决为导向,助力将这些宝贵的探索、思考转化为对今后城市发展相关实践的借鉴和参考。

设立“华佗中医药奖”树立“良药”典范

科技与品牌是支撑产业发展的强大动力,锻造品牌是支持产业发展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必由之路,也是现代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亳州市委书记杜延安表示,目前我国中医药领域最高荣誉是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部门评选的“国医大师”。但该奖项只针对中医领域,在中药和中药产业领域还缺乏高知名度的全国中医药类专项奖,不足以支撑全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对此,杜延安建议:设立奖励周期为两年一次的“华佗中医药奖”,树立“良药”典范。

杜延安称,华佗是中医药历史上的重要代表人物和中医药代表符号之一,是承接设立中医药领域奖项的最佳载体。具体设置上,杜延安认为,应由国家相关部委、学会负责“华佗中医药奖”的评审组织和管理工作,制订具体实施细则,并聘请有关专家、学者组成“华佗中医药奖”评审委员会,开展“华佗中医药奖”的评选和颁奖活动。“华佗中医药奖”可设“华佗医学奖”和“华佗中药产业质量奖”,医学奖授予在促进中医学科学技术进步、中医学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中取得重大创新成果的个人;中药产业质量奖授予在中医药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经营良好、品牌影响力大的中成药、饮片生产企业。

此外,杜延安建议将“华佗中医药奖”的颁奖地永久设于安徽省亳州市。他介绍,亳州作为华佗的家乡,自2017年起便加快建设“世界中医药之都”,现已成为全球最大的中药材交易中心和全国最大的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中药保健饮品生产基地。特别是亳州围绕华佗、中医药文化、中医药养生大力发展健康文化旅游产业,是首批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文化资源、生产能力、品牌开发较为成熟,影响力日益提升,基础条件良好,适宜成为承接“华佗中医药奖”的城市。

进一步加大志愿服务支持力度

近年来,志愿服务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参与国家战略、服务民生大计、融入社会治理、展示国家形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进一步加大对志愿服务的支持力度,已成为时代之需、现实之要。

但在部分地区,志愿服务工作还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着部门各自为战的状态,信息和资源未实现融通共享;市、县(区)文明办指导成立的志愿服务联合会中的工作人员,大部分是以向第三方购买服务的形式招录,工资待遇低、流动性大;同时,当地志愿服务工作经费也得不到固定保障。

为进一步加大志愿服务支持力度,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惠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细花提出三点建议:

首先,建议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对各地成立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志愿服务促进中心提出硬性要求,实现中央和地方各级均有专门正式机构推动志愿服务工作,更好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对志愿服务事业的战略部署,组织实施开展志愿服务项目,承担志愿服务培训职能,推动志愿服务向纵深发展。

其次,建议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推动各地成立志愿服务基金会。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早已于2009年成立,在支持推动志愿服务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建议从中央层面推动各地参照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做法,相应成立志愿服务基金会,归口当地文明办联系指导,为志愿服务“长流水、不断线”提供坚实的支持保障。

最后,建议财政部推动各地将志愿服务工作经费纳入当地财政预算,合理安排志愿服务所需资金,推动志愿服务在保障大局、服务民生中健康高质量发展。

优化城镇老旧小区二次供水管理

“近年来,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部分老旧小区二次供水设施已不能充分满足群众日常生活的用水需求,且存在设施老旧、管理混乱等问题,给居民用水安全造成严重隐患。”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内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朗向中国城市报记者表示。

陈朗认为,部分老旧小区二次供水设施存在设备运行能耗高、管网漏失率严重、供水安全无法保障等问题。同时,老旧小区二次供水管理也存在问题:由于建管分离,当二次供水设备出现故障时,无法及时维修维护,造成维修周期过长,直接影响居民的用水安全与稳定;部分老旧小区目前仍然存在由物业公司、业主、水务公司等多家单位运营管理二次供水设施的现状,造成管理水平和标准参差不齐、二次供水水质安全和稳定得不到充分保障等问题;相关职能部门对二次供水设施的设计、建设、水质卫生、运行管理等缺乏有效监管,部分二次供水水池(水箱)未按相关要求定期进行清洗、消毒等,导致二次供水水质不达标。

对此,陈朗建议:一是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从国家层面进一步规范完善二次供水日常管理、设备建设标准等事项,充分保障二次供水水质的安全与稳定。

二是统筹推进二次供水设施改造。建议结合国家老旧小区改造政策,配套制定老旧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3年计划,落实专项改造资金,整体推进城镇老旧小区二次供水设施改造。

三是将二次供水价格纳入国家或各省供水价格体系,并形成二次供水价格调整长效机制,确保供水企业依法有序实施二次供水专业化管理。

加快新能源协同发展助推能源结构转型升级

“能源化工企业虽有高耗能、高排放的特点,但在可利用土地、屋顶等多种场景的新能源开发利用中具备显著优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副总经济师、党组组织部(人力资源部)部长(总经理)吕亮功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能源化工企业在做好能源安全保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也肩负着降碳减排、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的任务。对此,他建议,加快新能源协同发展,助推能源结构转型升级。

吕亮功称,当前国内各能源化工企业工矿区虽然面积广阔,利用工矿区、炼化基地开展风光发电项目却不在国家政策鼓励范围内。对于企业用于自身的绿电替代及“源网荷储氢”一体化项目,在光伏、风电资源获取及电力并网方面难度较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能源化工企业新能源业务的发展。同时,由于地热资源具有开采难度大、投入高、周期长的特点,征收地热资源税预计会拉高供暖成本。

“具体建议,首先是国家应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将能源类企业利用自有工矿区建设光伏发电项目纳入‘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范畴,同等程度推进实施,并享受同等优惠政策。”吕亮功说,“其次是国家在光伏、风电等资源配置及电力并网等方面制定鼓励政策,支持能源类企业在周边区域建设‘源网荷储氢’一体化项目,用于自身绿电替代及产业转型升级发展。”

吕亮功还就推进绿氢产业化发展,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牵头攻关关键技术、制定扶持政策、加快氢能交通应用等建议。

在地热资源税政策制定方面,吕亮功认为,可采用减免、从低征收或仅对“采灌差”部分收税的方式,支持清洁、可再生能源行业发展,推动“双碳”目标尽早实现。“由于当前我国的地热行业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应鼓励投资主体和市场资本进入,促进地热行业健康长足发展。”他说。

协同打造中原—长三角经济走廊

中原经济区是我国中部地区的核心板块,长三角城市群则是“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地带。全国政协委员、洛阳师范学院校长梁留科表示,中原经济区与长三角地区地缘相邻、经济相融,协同打造中原—长三角经济走廊,是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是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支撑,也是连接陆上丝绸之路至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对此,梁留科建议:

全盘构筑发展新格局。将中原—长三角经济走廊上升为国家战略,列入国家发改委新的规划编制计划,并尽快启动相关研究工作;依托淮海经济区提升北线、依托淮河生态经济带突破中线、依托汉江生态经济带和大别山革命老区拓展南线,着力建设以协同为路径的区域连通新廊道、以创新为引领的产业合作新廊道、以生态为基底的绿色发展新廊道。

全面提升产业合作水平。围绕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电子制造等6个战略支柱产业,针对断点堵点实施延链补链,共同提升产业和产品竞争力;围绕生物医药、新一代人工智能、尼龙新材料等10大新兴产业链打造一批高水平产业集群,引领新型企业和创新平台发展;积极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完善承接新兴产业转移优质载体,加快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探索“飞地经济”等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成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导基金,发挥龙头企业和创新主体作用,联手推进产业技术创新,加快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全方位深化合作交流。推动与长三角地区跨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对外开放平台,建立陆海港口合作发展联盟,加强中原经济区“无水港”、内河港口与连云港、南京港、苏州港等对接合作;加强口岸通关合作,推动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信息共享、数据互联和标准互通;开展小分队式跟进,推动沿淮市县、园区与长三角开展结对共建,举办淮河生态经济带合作峰会、豫沪合作交流会等重大活动,提升区域产业集聚力和影响力。

跨越“数字鸿沟”构建智慧养老新格局

全国两会期间,养老作为重要的民生议题引起广泛关注与讨论。

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认为,当前数字变革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但对大多数老年人来说,信息化服务的操作门槛让他们望而兴叹。不少老年人不会上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在出行、就医、消费等日常生活场景中遇到诸多不便,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日益凸显。

如何帮助老年人更好地跨越“数字鸿沟”?刘庆峰建议,针对养老护理人员短缺现状,加快推进康养机器人的成果转化,使其在老年人康复训练和安全监护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同时推动陪伴机器人专项课题研究,尤其要加强科技创新和产品支撑,从而实现高质量的陪伴关爱,提高老年人幸福指数。

在调研中刘庆峰注意到,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的全新养老模式正在逐步形成。其中,80岁以上且独居的老年人是社区服务的重点关注对象。

他介绍,为了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生活,科大讯飞联合安徽省合肥市公安局推出智慧平安社区管理系统。在系统中,社区工作人员只要点击“孤寡老人预警”版块,80岁以上的独居老年人信息便都显现在列。点开对应头像,用户每天在小区各个出入口进出的时间都将一一显示,行动路线一目了然,极大地提高了社区管理服务的效率和精度。

刘庆峰表示,在天津、安徽等地,科大讯飞正在探索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关爱老年人的能力;运用智能预警模型,实现对老年人的“7×24”小时闭环安全守护,助力老年人更近距离地共享信息化发展成果,享受更高品质的生活。

推进全国层面的数字经济立法

目前,我国数字经济规模正在快速扩张中。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2万亿元,占GDP比重的38.6%,同比名义增长9.7%。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

全国人大代表、大唐西市集团董事局主席吕建中认为,从全国范围看,各地数字经济发展中还存在不平衡、不协调等问题。为此,应依托各地方、各领域的实施经验加快全国层面的数字经济立法,以加强不同领域、不同规范之间的协调和衔接,建立完善政府、平台、企业、行业组织和社会公众多元参与、有效协同的数字经济治理新格局。

吕建中建议,在各地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相关实践的基础上,应加快制定数字经济促进法,为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在此过程中,吕建中认为应重视三个方面:

一是开展调查研究,总结实践经验。以全国普遍调研和重点省份深入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国数字经济的发展情况、存在的问题和瓶颈以及需要重点支持的领域等进行摸底,对各地数字经济促进条例的实施经验进行归纳总结,以提升数字经济促进法制定的针对性、精准性、可操作性。

二是加快推进数字经济标准体系建设。支持市场主体、社会团体和行业组织积极制定数字经济相关企业标准、团体标准、行业标准,并参与制定相关地方标准和国家标准等。

三是在海南自贸港开展先行先试。利用海南自贸港的立法权和国际自贸岛的便利条件,在海南建立“监管沙盒”,开展数字经济促进法的先行先试,重点推动在数字艺术品等领域对接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

补齐土地、资金短板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晋中市昔阳县大寨镇大寨村党总支书记郭凤莲针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加强农村宅基地的资源化管理。郭凤莲表示,由于农村人口大量外流,不少农村空心化和老龄化问题突出,村里不少宅基地长期处于闲置状态,有些已经荒废或坍塌,不仅浪费土地资源,还成为农村环境整治的难点和堵点。因此,她提出在一户一宅严格管理的基础上,加强闲置坍塌宅基地的管理;建议采用统筹整合、批新腾旧等措施进行综合整治,全面盘活闲置土地资源。

二是灵活调整产业振兴用地政策。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支撑,也是吸引人才返乡的重要原因。郭凤莲在调研中发现,由于受土地保护政策,特别是耕地“非粮化”的约束,农村发展水果、设施蔬菜等产业的空间严重不足。为此,她建议在土地政策范围内,对乡村振兴示范村按照适当比例(不超过总面积10%)规划高效产业发展区,灵活调整耕地地类,为产业发展提供用地保障。

三是优化脱贫衔接资金分配方式。郭凤莲说,当前,上级下达的各级衔接资金使用基本沿用脱贫攻坚期的分配方式,主要还是向脱贫村倾斜,对非脱贫村的支持限制在30%以内,造成一些非脱贫村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远远落后于脱贫村。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她建议衔接资金分配,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产业发展等方面应统筹考虑、一视同仁,消除政策“悬崖效应”,推动共同发展,夯实共同富裕基础。

将幼儿园三年教育期纳入义务教育

随着三孩生育政策的实施,如何减轻养育子女的家庭负担、提高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已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对此,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霞光幼儿园园长蒋宇霞建议:将幼儿园三年教育期纳入义务教育。

“人口是社会发展的基石。在国家逐步放开两孩、三孩政策后,部分育龄人群生育意愿并未明显增强,因此鼓励生育政策应当做到配套措施更加精准。”蒋宇霞认为,降低教育负担是鼓励育龄人群积极生育的一个重要切入点,应该将九年义务制教育延长至十二年,把幼儿园的三年教育期也纳入义务教育,切实缓解年轻人的养育压力。

教育部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已达到85.2%,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4.7%;到2025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计划达到90%以上,并进一步提高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蒋宇霞说,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基础性和普遍性等特点,这与学前教育的特点相契合。

蒋宇霞建议,加强学前教育投入,提升学前教育质量,切实提高我国教育水平和国民整体素质。将幼儿园纳入十二年义务教育,持续提升学前教育覆盖率,努力实现全民得惠;要进一步健全城乡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确保普惠幼儿园现有人力资源不出现“人为”流失,大力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真正满足相关人群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的需求,切实减轻家庭教育负担,从而促进人口结构逐步优化、人口素质进一步提升。

创新机制实现京津冀地区传统工艺美术人才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工艺美术业作为国家文化大战略的朝阳产业,同时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然而,当前京津冀三地的传统工艺美术行业存在高质量人才少、人才老龄化、人才流失严重以及从业者待遇低、工作环境差等问题,致使人员生存压力大、行业发展迟缓。实际上,工艺美术行业恰恰需要从业者具备丰富的经验积累和较长时间的艺术熏陶、技术培养,不稳定的人才格局并不利于文化、技艺的传承以及工匠精神的传播。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工美集团北京握拉菲首饰有限公司设计部主任侯湛莹提出三点建议:首先,加强京津冀地区职业教育协作及高质量发展,为非遗及传统工艺美术行业培养高技能人才。协调发展京津冀地区职业教育资源分布,缩小区域职业教育差距,推动教育资源深度融合,着力提升三地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的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打造行业高质量技能人才的供应链。

其次,创新校企合作机制,建立“人才孵化”模式,提升校企合作质量。加强京津冀地区相关院校、相关专业与行业、企业或大师工作室紧密联合,定向培养高质量专业人员。由政府主管部门协同行业协会、企业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孵化”机制,旨在使品学兼优的学生自报考、学习非遗及工艺美术相关专业伊始,至从事相关专业工作的全过程,都能享受到定向培养扶持相关政策的红利。

最后,加强对京津冀地区非遗及传统工艺美术从业人员的服务保障,提升其综合待遇水平。通过技能培养、考核评价、竞赛选拔、技术交流、表彰激励、社会保障等方式,提升对行业高技能人才的服务保障水平。

 

上一条:“双碳”目标加速环保产业转型
下一条:把握关键促进区域协调高质量发展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