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报 王楠)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以下简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2019年1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全貌。沈东涛摄
三年里,嘉兴紧扣《规划纲要》和《浙江省推进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行动方案》要求,把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首位战略,奋力打造“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中最精彩板块。
谈到“首位战略”的“12410”总体思路时,嘉兴市委书记张兵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1”即坚定不移实施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首位战略;“2”是奋力担起接轨上海“桥头堡”和承接上海辐射“门户”的历史使命;“4”即全面落实浙江省关于大通道、大湾区、大花园、大都市区“四大建设”的决策,着力打造长三角核心区枢纽型中心城市、面向未来创新活力新城、国际化品质江南水乡文化名城、开放协同高质量发展示范地,把嘉兴建设成为长三角城市群、杭州湾北岸强劲活跃的璀璨明珠;“10”即谋划推进高能级城市平台、科创平台、产业平台、营商环境等十大抓手。
红色初心担使命
继往开来新征程
2005年6月21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光明日报》发表文章《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首次提出并阐释了“红船精神”,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源头精神。
2017年10月31日,在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一周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赴上海瞻仰中共一大会址、赴浙江嘉兴瞻仰南湖红船,沿着早期共产党人的足迹,探寻我们党的精神密码。
“红色基因”永相传,共同理想扛在肩。嘉兴作为党的诞生地,红船起航地,延续革命先烈意志,继承艰苦奋斗精神是嘉兴党群干部参与一体化建设,推进各项工作的重要精神力量。
2019年7月召开的中共嘉兴市委八届七次全会上,公布了“勤善和美、勇猛精进”的新时代嘉兴人文精神表述语。新时代嘉兴人文精神是红船精神在嘉兴地方文化语言中的生动表达,也是浙江精神在嘉兴与时俱进的生动体现。
在这股力量指引下,嘉兴用三年时间实现了一体化示范区先行示范、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南向拓展带引领带动、多板块协同联动的新格局。
嘉兴成立以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举全市之力答好示范区建设“联考卷”。围绕“人、钱、地、权”等核心要素,嘉兴出台了20条支持政策。期间,示范区嘉善片区GDP实现两年平均年增长8.8%,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等多项指标更是持续领跑示范区、位居长三角前列。
在纳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南向拓展带后,嘉兴推动省级层面制定《浙江省共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实施方案》,确定了“三区一平台”总体功能定位,9月22日在嘉兴召开的浙江省共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推进大会,明确了打造“链接全球、引领未来、别样风景”的“虹桥国际开放枢纽金南翼”目标定位。
围绕促进省际毗邻区域协同发展和打造省内一体化合作先行区要求,平湖——金山产城融合发展区和嘉湖、嘉杭一体化合作先行区建设加速推进。
“目前,我们与杭州、湖州联合印发《杭嘉一体化合作先行区建设方案》《嘉湖一体化合作先行区建设方案》。嘉兴与杭州深化公共服务、综合交通、文化旅游、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合作,一体化合作先行区复制推广跨省公交联运机制、旅游公共服务一体化机制等6条一体化示范区制度创新经验,杭海城际铁路正式通车,嘉兴融入杭州“一小时通勤圈”,进一步发挥都市圈的同城效应;与湖州协同推动嘉湖‘五个一’标志性工程和34项重点合作事项,共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嘉兴市长三角发展办有关负责人介绍。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的三年,既是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也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资源互通了、数据共享了、服务更好了”成为人们口口相传、广泛流传的切身感受。
此外,不少政府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也感受到,红船精神指引下,嘉兴全市上下参与一体化、共推一体化的意识显著增强,干部队伍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服务意识更加牢固。
经济社会两手抓
水乡名城展新颜
谈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不得不提起2019年,为深入实施《规划纲要》,推动全省域全方位融入国家战略,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印发《浙江省推进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行动方案》。在这篇行动方案里,浙江省对嘉兴市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作出总体要求。
此后,嘉兴市编制实施《嘉兴市推进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行动计划》,争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先锋,打造以一体化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典范。
“嘉兴的变化太让人惊喜了!”国庆期间,不少群众都为“红船魂、运河情、江南韵、国际范”的禾城蝶变所倾倒。嘉兴市民感受最深的是城市品质更加彰显。自启动实施中心城市品质提升三年行动,嘉兴中心城区1639户困难居民彻底告别住“筒子楼”“拎马桶”的生活,“城中村”全部清零。
记者踏上嘉兴这片红土地时,发现嘉兴火车站、子城遗址公园、快速路等一批标志性工程相继竣工投入使用;城市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老城区综合改造整体推进,公共配套服务设施提档升级,禾城文化复兴行动有序展开;融入上海的高铁新城、连接杭州的杭海新城等一批高能级城市平台的规划蓝图已然绘就,城市综合实力、人文魅力、宜居活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
在许多嘉兴人看来,迈入长三角同城时代,意味着嘉兴与上海在公共服务、交通互通上的差别将越来越小。
如今,“一网通办”已经打破人才跨省域流动的政策瓶颈;上海往返嘉兴的红色旅游专列开通后累计发送游客4.1万多人次;嘉兴市民卡在长三角城市公交互通全覆盖;嘉兴与上海、杭州等地开展医疗、教育等合作项目394个;铁路、航空、海河联运“三大枢纽”加速推动互联互通。
身处新时代,嘉兴阔步行进在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的大道上,成为践行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地。2020年嘉兴地区生产总值5510亿元,综合实力列全国百强城市35位,人均GDP列全国15位。财政总收入超1000亿元,列全国城市20位,在全国所有地级市中排第5位。
产城融合筑平台
发展注入新动能
纵观我国城市群、经济圈的发展历程,推动城市群产业联动发展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内容,更是我国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打造世界级创新平台和增长极的重要载体。
作为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嘉兴以G60科创走廊为纽带,实施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深根计划”,推动嘉兴科技城、嘉善祥符荡科创绿谷等平台联动发展,集聚中电科南湖研究院、南湖实验室等370多个创新载体,让嘉兴入选成为“科创中国”创新枢纽城市,荣获全省首批“科技创新鼎”。
在此背景下,嘉兴正逐步成为人才集聚的“强磁场”。2020年,嘉兴在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百强排名中列第22位,创新生态指数在长三角41城市中列第8位、处于第一梯队。
2021年10月14日,嘉兴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会上,张兵指出,在国家战略布局中找准定位,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抓好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要全面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
完善人才队伍建设机制后,嘉兴在打造高能级产业平台和高水平开放平台方面,紧扣高质量一体化抓产业创新协同发展,充分发挥高端外资集聚地优势,推动中德、中荷、中法等13个国际产业合作园建设,深化跨区域产业合作园建设。
资料显示,在全力打造高质量外资集聚地和长三角核心区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过程中,嘉兴三年来先后引进百亿元级重大产业项目29个、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48个,实际利用外资122亿美元,位居全省前三。
企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嘉兴良好的营商环境。记者了解到,连续几年,嘉兴获评央视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报告前20强、国家发改委信用监测排名全国地级市第4位,在中国城市报2020年度全国地级市城市综合评价和发布中,嘉兴指数增加到537.61,排名快速上升到第8位。
种种成绩彰显了嘉兴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决心和责任。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3周年,也是打造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启动之年。嘉兴市将在落实国家战略中担当更重要的角色,展现更积极的作为,全力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增长极“金名片”,努力成为长三角核心区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黄金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