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
典型案例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行业动态 >> 典型案例
湖北省宜昌市:大治理成就大发展
2022-03-26  点击:[]

(中国城市报 叶中华)·开版语·

百年光辉耀新路,赤胆雄心续征程。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和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如今,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

图为宜昌市一景。郑杰摄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只要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挑战,继续创造令人刮目相看的新的奇迹。”

新征程上,我们必团结一心、无所畏惧、奋勇向前。14亿多中国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誓当踔厉前行,以优异成绩献礼党的二十大,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自本期开始,中国城市报特开设“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专版,汇聚我国城市发展典型案例及经验,展现城市昂扬向上的奋斗姿态和风采,体现城市在新征程上建功立业的责任与决心,绘就新时代城市奋勇前行的壮阔图景。

近期,一座城市凭借16.8%的“狂奔”速度,冲上了2021年全国百强城市GDP增速之首。该城人均GDP超过12万元,而单位GDP能耗、碳排放强度却分别下降20.5%、28.8%,绿色发展指数全省第一;民生发展指数位居全国地级市百强第36位,在全省率先实现快递进村全覆盖,在全国率先实施“先看病后付费”,财政支出用于民生的比重达80%左右,城区居民享有优良天数高达307天;拥有3个国家5A级旅游景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3.77%。

这座城市既不是北上广深等老牌一线,也不是“新一线”,而是有着“川鄂咽喉”美称的湖北省宜昌市。它用一组组刷新历史纪录的绿色GDP,再次雄辩地证明了“两山”理论的英明伟力。

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四连冠”、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安杯“三连冠”,连续4年共11项工作获得国务院大督查激励……历经5年大治理、大发展,如今,宜昌这座名副其实的宜业、宜居、宜游之城,正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发展“宜昌范式”。

锻造宜业之城:提高GDP的含新量、含绿量和含金量

早春三月,中国城市报记者在宜昌采访调研时看见,长江两岸已是桃红柳绿,燕语莺啼不绝于耳,大地一派生机盎然。宜昌是长江中上游的分界点,逶迤西来的江水从此遽然东去,一泄千里。正如5年来涅槃重生的宜昌经济,从增速触底、转型阵痛到一飞冲天,造就新旧动能转换的“V型”反转,实现了从“化工围江”到绿色发展的历史性变道,驶上了一条山平水阔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拥有全国15%、全湖北省50%以上磷矿储量的宜昌,5年前靠发展磷化工业,产值一度超过千亿元,占全市三分之一的工业产值、全省三分之一的化工产值。巨大的经济利益导致化工企业遍地开花无序扩张。2016年最高峰时,长江宜昌段200多公里的岸线上,分布着化工企业130多家、化工管道1020公里以上,最近的化工企业距离长江不足100米。化工厂排放的大量工业废气在空气中遇水形成酸雨,严重威胁着长江水体质量和周边市民生活,违背了长江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绿色发展新要求。2017年,宜昌因“化工围江”被中央环保督察组点名批评。

知耻而后勇。宜昌人痛下决心,以新动能创GDP,提高GDP的含绿量,以壮士断腕的勇气,经过5年时间基本完成134家化工企业“关改搬转”,破解“化工围江”难题、推动新旧动能转换;绿色化工、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增加值占工业比重提高到50.9%,排名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50位。

宜昌推动传统化工向高端化、精细化、循环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以兴发集团为例,该企业拆除了邻近长江的22套生产装置,投入20亿元培育有机硅和微电子新材料产业;自主研发的电子级磷酸、硫酸、蚀刻液系列产品,一举打破国外的技术封锁,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精细磷化工企业。

去年,九大湖北实验室之一的三峡实验室挂牌,聚焦磷石膏综合利用、微电子关键化学品、磷基高端化学品等五大研究方向,助力宜昌建设精细磷化中心。宁德时代、山东海科、广州天赐等行业巨头“重仓”宜昌,一批单体投资过百亿元的项目陆续破土,一条涵盖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的产业链闭环正加快形成,推动传统化工向绿色新能源新材料转型迭代。

同时,一批绿色低碳高精尖企业纷纷落户宜昌:长江钢琴规模位居行业内世界第三,全球每7架钢琴里就有1架是宜昌制造;欧莱雅建有亚太地区最大的彩妆生产基地和全球第一家零碳排放绿色工厂;安琪集团是亚洲第一、全球第三大酵母公司,荣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宜昌南玻光电玻璃打破日欧技术垄断,刷新国内0.2毫米玻璃最薄纪录……

提升GDP的含金量,宜昌致力提高亩产GDP。横跨长江两岸生态保护区的宜昌,用地指标紧缺,下辖的县级市宜都位于长江和清江交汇处,用地问题尤为突出,寸土寸金。中国城市报记者走进宜都市高坝洲镇天平山村湖北清江鲟鱼谷特种渔业有限公司车间,看到一尾尾鲟鱼正在鱼池中悠闲地游来游去。“一二期投产面积是290亩,已建成总计6万平方米室内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车间和4.5万平方米室外循环水生态养殖鱼池。”该公司负责人介绍,相比传统露天式鱼池,同样规模的先进养殖场景可节地99%、节水95%。过去整个清江库区5000多养殖户养殖鲟鱼约1万吨,如今一个车间可以全部“承包”这些养殖量。目前该公司生物资产储备量达到了4000多吨。按照现在每公斤均价160元的市场行情,鲟鱼谷每亩土地产生的效益已经突破630万元。

在宜都东阳光公司三号地,冬虫夏草、红霉素、创新药等项目被建在5000余亩低丘缓坡地上。该公司通过改变传统的横向生产工艺,发展竖向工艺流程。“我们因地制宜,利用山地平整技术,在山地平台上建设多层厂房(车间),让车间‘上楼’。现在综合容积率达1.5以上,形成立体式工业生产建设模式,实现了土地高效利用。”宜都市东阳光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办公室副主任范鹏飞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2021年,该公司占地1.1万亩的东阳光宜都基地总销售额达到了194.79亿元,亩均产值超过177万元,目前正在建设的胰岛素制剂项目亩产值可达4亿元。“2020年,按使用面积计算,宜都亩均土地产出强度为32.92万元,位列全省县市第一。”宜都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龙顶泉说。

2021年,宜昌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5000亿元大关,跻身全国百强经济城市第53位,与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并驾齐驱,均实现两位数的增长势头,跃入全省第一方阵。

通过腾笼换鸟,宜昌经济步入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宜业轨道,突飞猛进的增速离不开营商环境的驱动。宜昌用最优的服务质效,换取最快的项目落地和建设速度。迄今为止宜昌史上投资最大的320亿元宁德时代邦普一体化招商项目,从落户到开工,仅用了52天。2021年,宜昌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516个,同比增长58.8%,全口径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突破2000亿元,797个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均创历史新高。

宜昌以一流的营商环境,当好重点项目的“最佳合伙人”“金牌店小二”,加快为企业服务从“保姆式”向“参谋式”“伙伴式”递进。去年,宜昌21个改革事项、23个县市区先行试点被纳入省级单项改革范围,数量居全省第一位。好环境助力好产业。据了解,今年宜昌将加快形

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把资源优势、产业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构建宜居之城:城市改造为民服务“城市大脑”为民着想

在全省率先实现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居民市区就医“先看病后付费”;建成1330个村级站点,实现“快递进村”通达率100%;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和知晓率均达100%;中小学网上报名系统自动为新生匹配就读学校,助推教育公平;打造“全市一个停车场”……宜昌借助“城市大脑”,正由全国文明城市向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跃升,补齐创建中的短板和弱项,创新服务民生的妙招和高招,城市精细化管理向纵深推进。

中国城市报记者乘车进入宜昌市区,看到窗外不时有汽车为行人让路、穿街过巷所经之处路面洁净如洗……“为持续规范路面通行秩序,市交警支队将城区分成35个网格,采取网格民警带辅警捆绑一体化工作模式,实行定岗、定位、定责、定目标、定标准、定任务。”宜昌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交警采取路面巡逻与视频巡查、常态管控与集中攻坚、现场发现与群众举报相结合的方式,利用弹性工作法和错时工作法,在上下班高峰、夜晚、双休等时段,集中警力突击整治,现已取得较好效果。

“我们对楼道庭院等公共区域的乱摆乱放物品实施‘搬家式’大扫除,清理杂物8000余吨;实施‘楼道革命’,清理6000余栋小区楼道‘野广告’11万余处;共投入1278万元更换果皮箱1400个、分类垃圾桶7127个,现有631个小区已实现‘定时定点、开袋投放、破袋检查’的生活垃圾分类新模式。宜昌在住建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评估中位列中等城市第一档。”宜昌市城管委党组成员、工会主任陈赤龙介绍,城管委围绕创建“美丽街区”掀起了一场以“市容美、秩序美、设施美、环境美、人文美”为要求的城市环境“百日攻坚”行动,持续奋战4个月,全力完成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48%的工作任务。

宜昌城市治理正逐渐从规模供给转向品质供给,让市民群众生活更美好、更舒心、更便利。

中国城市报记者注意到,在宜昌市中心医院门诊大楼大厅内设有多个“先看病后付费”的易拉宝,并有志愿者对前来咨询的患者进行引导服务。一位胃痛患者在导医台医护人员的辅助下,使用手机扫市中心医院微信公众号二维码,然后进入公众号“就诊服务”菜单进行交通银行信用担保签约,并申请信用就医额度、挂号、就诊、取药后,最后进行手机支付……该患者从进入医院到走出医院,总共不到半小时。除此之外,患者可使用授信机构“惠民就医”模块中的“亲情付”业务功能,添加父母、子女为关系人,其父母、子女在门诊的各项诊疗环节均可实现“先看病后付费”。

“去年11月22日,我们在城区启动市直医疗机构门诊‘先看病后付费’医疗服务模式,为患者省去了楼上楼下跑路的时间,挂号、诊断、检查、取药等环节均可‘一站式’解决。”宜昌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这种医疗服务模式让更多居民享受到了惠民就医的方便快捷。

汽车行至伍家岗区万寿桥街道张家店农贸市场附近时,中国城市报记者提出进去采访,只见司机按照智能停车诱导屏的提示信息,很快找到了最近的停车场。“为最大程度方便群众停车,我们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以及大数据分析等技术,通过停车诱导显示屏,实时发布停车位信息,驾驶员可以通过显示屏察看周边停车场内剩余车位情况。”宜昌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目前已有98块智能停车诱导屏投入使用,1.3万个停车泊位做到“线内停车、智慧导车”,泊位使用周转率由每日1.2次提升到每日3.8次。

据悉,为有效治理停车问题的“堵点”,宜昌整合资源、全域统筹,利用城市边角地建设永久性停车场、利用征用地空档期建设临时停车场,新建公共停车场54个,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2592个,打造“智慧停车”系统,实现“全市一个停车场”,有效解决“停车难”问题。

走进人声鼎沸的张家店农贸市场,中国城市报记者注意到,四层楼的建筑主体内部装修一新,货架柜台上蔬菜、鲜肉、粮油商品琳琅满目、摆放整齐,地面干燥整洁。农贸市场的负一楼不仅安装了新风系统,还增设了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墙。一位正在买菜的大娘开心地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从前农贸市场里人车混杂出入不便,烧烤摊整天烟熏火燎,嘈杂噪音从晚上吵到凌晨。经过治理后,现在环境整洁有序,买菜时舒心多了!”

“我们大力落实《宜昌市城区菜市场提质惠民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对菜市场进行环境改造。”宜昌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全市已规划新建菜市场27家、改造提升38家、取缔马路市场15家,居民从家门口切身感受到文明创建带来的实惠。

在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渔峡口镇龙池村物流服务站里,中国城市报记者看见取快递的村民络绎不绝,百誉智慧物流公司工作人员正把一箱箱清江椪柑装车运走。据了解,宜昌70%的农村地处武陵山脉和秦巴山脉,以前快递点大多只能到乡镇,进不了村。2021年,宜昌在全省率先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寄递物流体系,疏通了农户与市场的“毛细血管”,建成1330个建制村级站点,“快递进村”通达率为100%,有效推动了乡村振兴、人民富裕。

宜昌推进城市建设、发展工作力求表里如一,城乡一体推进,不断创新社会治理模式。这一切都离不开宜昌市“城市大脑”的加持和赋能。

“2021年11月12日,宜昌‘城市大脑’的数字底座上线运行,突出社会治理。其中,宜键生命护航已建成,路段通行效率提升1倍以上;宜格服务引入企业微信和智能机器人,集成民情沟通、公共服务、自治共治等9大类102项功能,‘秒批’5个部门20项事项,实现市民需求一键办结;‘爱上宜昌一机游’助力游客快速找空房,实现景点入园、酒店入住;推出中小学生网上报名应用,家长只需通过湖北政务服务网填写姓名、身份证信息,系统便自动为新生匹配就读的学校,助推教育公平……”宜昌市城市大脑指挥部综合组工作人员何锋介绍,下一步,宜昌以“城市大脑”赋能推动城市治理一网统管、民生服务一网通办、政府运行一网协同,加快实现“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城”,不断提升现代治理水平,实现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

培育宜游之城:奏响生态之治、品牌之治的辉煌乐章

高峡平湖世界殊,蛟龙卧波展宏图。中国城市报记者登上三峡大坝旅游区制高点坛子岭,俯瞰三峡大坝全貌,全世界最大的水力发电站风光尽收眼底——五级船闸壁立干仞,泄洪景观雷霆万钧,尽显大国重器之恢宏气势与伟岸雄姿。三峡大坝13平方公里的景区集“中国水利智慧,世界山水经典”于一体,成为中国首批5A级景区之一,也成为新三峡十景的代表景区。

“3000吨以下的轮船可以乘三峡升船机垂直起降113米,且仅需40分钟便可直接通过;3000吨以上的船舶通过无极船闸依水势而水涨船高,5次逐级过往大坝。这被称为‘小船坐电梯、大船爬楼梯’。”三峡集团的工作人员形象地介绍道。

远眺高峡平湖,苍翠欲滴、碧水荡漾。此处的一江清水既向北去也往东流:北上系南水北调支援京津冀,东流下游诸省市。水质关系到大半个中国的饮水安全,兹事体大,不容小觑。

为此,宜昌市拿出四道治水利器:一是通过“关改搬转”在3年内实现沿江1公里内化工企业“清零”,破除“化工围江”之困。二是让养鱼的收网,捕鱼的上岸。宜昌全市共有收网上岸渔民3678名,在政策扶持下,100%实现再就业。三是管住船舶污染,发展绿色航运。四是建立排污口溯源整治工作清单,取缔非法码头,全市码头数量减少三分之二。

长江流经宜昌232公里,宜昌肩负着三峡坝区生态屏障和长江流域生态保护的职责,实现全域生态复绿5.27万亩,修复长江岸线95公里、支流岸线196公里。2021年长江干流宜昌段国、省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稳定达到100%。经过不懈努力,宜昌森林覆盖率达到65%,绿色发展指数位列全省第一,获“2020年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2021年十大秀美之城”“全国重点旅游城市”等荣誉称号。

“中华鲟于每年10—12月聚集葛洲坝,江豚全年都会出现在长江宜昌城区江段葛洲坝下游大江航道、宜昌市区滨江等水域逐浪嬉戏,成为深受市民、游客欢迎的自然风景线。”宜昌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肖发喜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这些标志性的生态晴雨表再次凸显了宜昌生态治理为旅游业带来的福利。

如果说生态保护治理是宜昌发展旅游业的基石,那么,品牌建设则是宜昌旅游业兴旺发达的引擎。

壮美的自然风景、灿烂的巴楚文化、浓郁的民俗风情,绘就了宜昌旅游浪漫神奇的美丽画卷,也成为宜昌打造旅游品牌的基础。

宜昌市提出,“十四五”时期加快建设世界旅游名城。在暂无国家标准又无国际范本的情况下,宜昌人主动拜访专家、对标国内外旅游名城,提练出建设世界旅游名城的“四有”目标,即有世界级的知名度、有世界级的航空枢纽或便利交通、有国际化的公共服务体系、有国际一流的服务品牌或项目。

实际上,宜昌在旅游资源方面并不缺乏知名度。其既有享誉世界的三峡工程,还有被评为世界历史文化名人的屈原。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副省长、宜昌市委书记王立提出支持宜昌屈原文化公园成为长江国家文化公园重要支撑的建议,引发广泛关注。有专家认为,屈原文化是荆楚文化的“天际线”,从文化影响力来说,宜昌是屈原故里,每年在这里举办的屈原故里端午习俗,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理应建好屈原文化公园。

中国城市报记者来到位于三峡工程大坝库首、长江西陵峡两岸的屈原故里——宜昌市秭归县,看到高耸的屈原祠与巍峨雄伟的大坝遥相呼应,仿佛听到了古今两座物质和精神丰碑在对话。“2021年,宜昌市委、市政府提出,让屈原成为宜昌永恒的文化地标,把宜昌打造成屈原文化的权威阐释地、标准制定地、活动聚集推广地。”秭归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郑家裕介绍,去年秭归成功举办第二届中国龙舟争霸赛暨奥运龙舟推广赛,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广了屈原端午文化、提升了影响力。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秭归县有三分之一的农户从事柑橘相关产业。近年来,作为首个“中国脐橙之乡”,秭归以橙为媒,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旅游,通过举办脐橙文化旅游节、脐橙开园节等活动,把脐橙园打造成乡村旅游精品路线。既卖脐橙也卖风景,该县形成集观光、旅游、产业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基地,并连续四年入选“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

“宜昌要塑造好长江三峡、嫘祖、屈原、王昭君等创建世界旅游名城的代表性IP,高水平策划‘叫得响、易传播、能共情’的旅游宣传口号和形象识别体系,增强城市品牌个性。”肖发喜表示,创新开展国际化品牌营销,不仅要做好城市品牌顶层策划,还要擦亮一批精品旅游产品,增强宜昌城市品牌的鲜明性、营销内容的新颖性、品牌传播的强劲性。

那么,宜昌究竟有哪些精品旅游线路和打卡地值得关注呢?

沿着著名的“两坝一峡”线路,中国城市报记者乘船赴三峡人家景区一睹究竟,过江爬坡,一路感受古老的峡江民俗风情、聆听高亢激昂的“峡江纤夫”号子。其中,龙津溪婚嫁楼的《土家婚嫁》是游客最喜爱的演艺项目之一。“游客可以扮作新郎亲身参演《土家婚嫁》,沉浸式感受土家婚俗文化的精髓。”宜昌三峡环坝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邢昊说,这也是贯彻宜昌旅游从“卖山水”向“卖文化”“卖体验”转变的实践。

据了解,宜昌三峡环坝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既为游客设计了颇具巴蜀文化和土家风情的景观、手艺、表演和活动,也为当地人创造了就业的机会。“三峡人家景区附近村民在旅游旺季的收入人均可达5000—6000元,淡季也有3000元左右。”一位土家族导游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像她一样常年在该公司打工的村民有200多名,景区带动周边60%以上的村民从事旅游相关产业。

“此外,我们还精心打造了长江三峡游、城市风情游、土家民俗游、三国传奇游、美人寻踪游、特色健身游等精品线路。”肖发喜称。

《宜昌市建设世界旅游名城调研报告》提出,要进一步完善链接世界的交通体系。“宜昌正在加快完成三峡机场的改扩建工程,同时加快建设国际会议和会展中心,加快配套综合性的国际度假酒店,增强宜昌国际化接待能力。”肖发喜表示,宜昌将加快与国际化服务接轨,构建完善的旅游接待体系,充分体现城市公共服务、旅游接待服务、智慧旅游服务等方面的国际化,从而最大化地提高游客满意度。



上一条:“苏”写生态美篇 实现“城在绿中”
下一条:甘肃省金昌市:释放创新引领效应 激发新兴产业活力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