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报 杜英姿、郭文治等)山西省临汾市侯马市素有“南来北往商埠地,千车百货旱码头”的美称。近年来,侯马市先行先试,围绕“三提三推动”工作法,在探索县级城市党建如何引领基层治理路径上凝心聚力,着力打造全域公园,力争把侯马建设成为功能完善、形象靓丽、宜居宜业、环境优美的高品质现代化晋南区域中心城市。
党建引领提速推动体系化发展
完善政策制度框架,谋定推进路径。侯马市委书记深入街道社区专题调研、指导工作、解决问题,组织部部长带队到浙江杭州、江苏常熟、广东深圳等地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增长远见卓识。探索形成城市基层党建“359”工作模式,即以强化“市—街道—社区”三级责任为基,立足组织联动、党员联管、活动联抓、资源联享、服务联办等“五联”为纲,实施阵地建设标准化、载体活动特色化、队伍建设专业化,共建责任双向落实、共建活动双向参与、共建成果双向评价,创新组织覆盖、创优治理服务、创设社会组织孵化等“九大行动”为要,配套印发《关于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意见》等意见办法,整理编印成指导手册;提炼形成“三统六化”党建治理机制,“三统”即市委统揽、组织统筹、理念统领,“六化”即街道运行科学化、服务阵地规范化、社区队伍专职化、城市党建区域化、基层治理多元化、为民服务品牌化,在制度联动层面搭起了侯马市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四梁八柱。
健全项目领办机制,突出书记作用。以侯马市“1236”发展思路为引领,坚持书记带头抓城市基层党建项目,制定《规范落实五项权力,推动街道赋权扩能》工作方案,成立1支项目团队和3支工作小队,明确3个项目责任人,抓住8个牵头单位和13个责任单位“关键要素”;示范带动街道、社区书记主动认领第一责任人职责,分别领办城市基层党建项目;深入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调研赋权难点,通过承接政务服务事项、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参与治理等逐步落实“五项权力”,提升街道治理效能。
建立包联指导体系,压实工作责任。成立市委书记任组长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县级党员领导干部“三基建设”(即基层组织全面加强、基础工作全面进步、基本能力全面提升)和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实行每名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包联1个社区党组织、1个机关党组织和1个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确保城市各领域基层党建不断档、有成效;换届期间,成立市委书记任组长的换届工作领导机构,坚持把市委常委会作为总指挥部,前后7次专题研究换届工作,市委书记带领县级领导6次深入包联联系点“解剖麻雀”,采取蹲点督导、走访研判等方式,“点对点”吃透政策、“下深水”化解难题。
创新党建联盟模式,促进区域融合。坚持以党建联盟为切入点,由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发起,分别与驻侯企业单位、机关事业单位、非公企业签订联盟协议,并向兼职委员颁发聘任证书,定期召开党建联席会议,建立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年初建立“三个清单”,由街道梳理资源清单和需求清单,研究制定形成项目清单;年中对照项目清单,由街道指导社区具体落实;年末对落实情况进行反馈,纳入社区党建工作年度考核范畴。2021年,在全市建立了130条资源清单、101条需求清单和125条项目清单,进一步推动区域化党建深度融合。
特色品牌提效推动多元化服务
“三长”队伍作主力,强化自治根基。疫情发生期间,侯马市委牵头挂图指挥,在城市社区组建“三长”机构,设立小区长277名、楼长(片长)1364名、单元长(联户长)3346名,平均每名单元长(联户长)包联18户城镇居民,划小划细疫情防控单元格,世纪佳园、鸿福苑、水岸明珠等小区将“三长”信息制牌上墙,责任人、责任区、联系电话一目了然;利用每月召开的党建联席会议,邀请“三长”代表、物业服务企业代表等共同参加,协商议事、化解难题,探索形成“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与“居民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业主委员会”双线良性互动、共享共治的治理体系。
在职党员全参与,充实先锋力量。组建“锋领新田”党员志愿服务队,成立10支街道、社区党员志愿服务中队、小队,采取“四到”措施(党员报到、预告收到、活动签到、反馈得到),号召全市4932名在职党员、离退休党员志愿者到居住地所在社区报到,加入社区在职党员微信群,建立填写个人“红色账户”,开展矛盾调解、扶弱助残等“10+N”项志愿服务活动,年终反馈在职党员年度考核结果,纳入年度考核和党员民主评议范围,并作为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疫情期间,3533名在职党员深入一线参与疫情防控,发挥了机关党员的重要作用。
因地制宜创品牌,发挥虹吸效应。全面实施“一街一品、一社一特”党建服务项目,原创设计市级、街道、社区党建品牌标志,突出多元化特色。针对路东街道辖区单位多的特点,与72家单位、社会组织、企业、金融部门签订联盟协议书,提炼形成“城市党建红色联盟”服务品牌;针对路西街道晋国铸铜“模”“范”遗址优势,创建“模范路西”服务品牌;针对浍滨街道成熟小区多、人口多的特点,创建“爱心志愿超市”服务品牌,制定《爱心志愿积分考核和兑换办法》,印制“三簿一存折”,即物品捐赠簿、物品兑换簿、活动登记簿、积分存折。疫情发生期间,采用排查登记“三步法”策略(微信摸排、电话摸排、上门走访摸排),统一印制《居民临时通行证》,联合联盟单位共同设计业主进出登记二维码,确保精准开展疫情防控。
激励保障提档推动规范化建设
强化阵地保障,提高服务质量。侯马市构建“1+5+30+N”四级党群服务体系,由组织部长带头,街道、党史办共同参与研究,邀请专业设计师规划设计、赴广东深圳市、山西襄垣县等地学习观摩,市级党群服务中心于2021年3月投入使用,接收观摩学习1万余人次;采取单位联建、开发商配建、政府协商等方式对社区阵地进行提档,统一设置标志、红马甲服装以及功能室门牌,目前全市30个社区场所均达到500平方米,其中14个社区达到1000平方米;坚持围绕一个服务目标、打造六有阵地、培植六支队伍、强化三重保障开展驿站建设,提炼形成“1663”工作模式。
强化薪酬保障,激发队伍活力。建立专职社区工作者“三岗十八级”岗位薪酬体系,实行试用期、日常考核、半年考核、年终考核制,制定《专职社区工作者工资调整确认表》,按照不超过30%的比例评选优秀等级,突出差异化发放,强化结果运用,与等级调整、奖励惩戒等挂钩;换届后,按照不低于最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5倍提前谋划下年度薪酬,“五险一金”列入本级财政,月均薪酬达到5301元;采取街道预算和市级预算双向校验的方式,确保预算精准、发放到位,进一步激发专职社区工作者干事热情。
围绕素质建设,提升干部队伍能力。组织街道社区干部到北京、山西太原、广东深圳、福建厦门等地学习考察;全面实行社区党组织书记备案管理制度,采取“一人一档、一乡一表、一部一柜”等方式,对30名社区党组织书记档案进行审核存档;通过严把学历关、年龄关、考试关“三关”,率先公开招聘2批112名专职社区工作者,通过审核过渡、定向考试等方式将52名社区工作者纳入专职队伍;建立聘用制专职社区工作者队伍的意见,制定管理办法,从严把握年龄学历结构,创作绘制《换届漫画手册》,采取笔试+面试的方式实施“素质比武”行动,实行“4+N”人员配备模式,推动社区干部队伍朝着职业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强化经费保障,增强干事底气。充分用好市级财政和市管党费、社会资金这三个资金库,建立市级财政为主、市级党费为辅、社会筹措补充的经费保障模式,与开发商协商场所,由市财政配套资金装修建成市级党群服务中心,并为街道、社区申请运转经费、服务群众专项经费1000余万元,利用民政等部门专项资金,助力社区建设养老服务中心等;对受洪涝灾害影响较大的党建阵地进行摸底,划拨10万元党费用于阵地改造;疫情发生期间,率先划拨48万元党费用于疫情防控,号召非公企业捐款捐物参与疫情防控,多重资金保障增强基层干事底气。